“好吧!我帶之潔去印度,不過……”
“不要不過,既然去了印度,就得讓他帶兵去一線。我可不是只想讓他去印度鍍鍍金而已,而是真的想讓他上戰場搏殺一番。
這人,見慣了生死和紈绔是兩碼事。待在后方,這跟沒去過戰場有什么區別。我要的是對他身心的磨練,包括見識見識生死。”
“可吳三桂的裝備也很好了,上前線就算是團長也會有危險。”
“如果之潔真的出了意外,也是我孫家氣數已盡,怪不得別人。”孫承宗說完,目光炯炯的看著李梟。
李梟點了點頭,這一下算是真正明白了孫承宗的用意。他今天是來拜托李梟,今后照顧孫之潔。
孫承宗的神色有些黯然,畢竟讓最疼愛的孫子去前線,他也很擔心。
李梟同樣尷尬,他還留了一師的宋大忠部留守京師。卻沒想到,孫承宗把親孫子交到自己手上,真是枉做小人。
既然是這樣,宋大忠部也可以隨著一師出征。這樣一師也算是齊裝滿員的出征去印度,京師的防務。那就暫時讓撤回京師休整的滿爺接手,反正騎一師的師部也在京城。
兩人各有心事,沉默了良久,孫承宗忽然說道:“正事兒差點兒忘了,你看看這折子。”孫承宗說著,掏出一個奏章出來。
李梟有些納悶兒,沒有皇帝奏章這東西大多是張煌言和孫承宗來批閱。自己從來不插手這里面的事情,怎么今天忽然讓自己看起奏章來。
打開奏章,李梟大吃一驚。這份奏章居然是請命,李梟登基稱帝。再一看落款兒,工科給事中顧大中!
“這是怎么回事兒?”李梟拿著奏章,仿佛碰到瘟疫一樣扔到桌子上。
天地良心,李梟從來沒想過當皇帝。即便是現在,手握百萬雄兵的時候,也沒想過要當皇帝。
“真的不是你授意的?”孫承宗看李梟的樣子,似乎不像作假。
“我連顧大中長什么模樣都不知道,怎么會授意他?”李梟叫起了撞天屈,他根本不知道工部還有個叫做顧大中的給事中。
“說起顧大中沒人知道,可說起他的爺爺,想必你也有耳聞。”
“誰?”
“顧憲成!”
“最早創立東林書院的那個顧憲成?”李梟更加吃驚,那可是東林黨中大佬的大佬。
“就是他!本來我以為,這是你授意的。我還納悶兒,你怎么和他搞到了一起。現在看起來,這或許是個陰謀。可究竟是什么陰謀,老夫暫時還看不出來。”
“這有什么難的,如果我登基稱帝,那么就是篡奪大明江山的逆臣賊子。如果他挑唆了些軍中將領,說不定會舉兵發難。
現在騎一師尚未回防,陸軍第一師也正在乘船南下。這個當口真亂起來,他們還真有機會。”
“這一層老夫也想過,可老夫覺得此事絕無這樣直白。顧大中這個人一向以心思細膩著稱于世,不可能想出如此沒有技術含量的主意來。”孫承宗搖了搖頭,覺得李梟說得有些太簡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