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佛里昂手下有了三千人的突擊隊。還有隨著最后一批突擊隊運過來大批彈藥!
對岸就是繆拉親自指揮的第一軍,只要自己拿下了前邊那塊高地。
飛艇就會迅速送來補給,然后工兵就會立刻架設浮橋。
整個第一軍,都會從這個地方渡過頓河。
只要渡過了頓河,法國軍隊就會包抄莫斯科的側翼以及后方。
按照拿破侖的計劃,繆拉能夠成功切斷中亞大鐵路,那么戰爭就結束了。
俄羅斯的工業能力,還有綜合國力,根本不足以支撐同整個歐洲對抗。
他們需要大明的各種武器彈藥,甚至是糧食支援。
佛里昂親自帶著手下人,慢慢的向小山包上的明軍陣地上爬。
爬的緩慢,是因為爬在最前面的工兵,要不時清除遇到的地雷。
明軍的地雷法國軍隊也有!
在大明和法國軍隊的蜜月時期,大明支援了法國軍隊不少,甚至還在圖盧茲幫助法國建立了一家工廠,專門生產各種型號的地雷。
大明設計的地雷根本就不是為了炸死人的!
好多地雷的功能實際上就是預警,還有些地雷非常小,也非常難以被發現。
這種東西就是為了把人炸傷,而不是為了把人炸死。
用大明軍隊的話來說,一個受傷的士兵需要有三個正常士兵照顧。
這樣,一枚地雷給敵軍造成的減員就是四個人。
這比那些威力巨大的地雷,要劃算很多。
不得不說,大明是很會算計。
連地雷這種東西,都要算計到骨子里。
工兵部隊很有經驗,他們爬在最前面,每個人只負責一米寬的通道。
一百名工兵,就是一百米的距離。
這將是四千法國官兵的進攻通道!
過了雷區,佛里昂也沒有快起來。
他知道,這時候發出響動驚動了上面的明軍,大家都吃不了兜著走。
大明人有習慣,到達一處陣地之后,都會先校炮。
更何況,明軍在這里已經經營了兩個多月。
幾乎所有地段的射擊諸元都是完備的,就算是在晚間。只要你暴露位置,炮彈也能準確落在你腦袋上。
佛里昂了解大明軍隊,所以他不敢輕舉妄動。
果然,前面的工兵部隊在不時雷區的地方,也起出了地雷。
并且,還沒有讓明軍發現。
山頭上的明軍有些懈怠,根本沒有照明彈升起。
終于!
突擊連爬上的半山腰,這里有明軍的散兵坑,并沒有挖掘成戰壕。
佛里昂覺得,明軍根本就沒有防守山腰斜坡的打算。
不然,他們不會只派幾個人防守。
幾個突擊隊員嘴里叼著匕首,互相打了一個手勢,悄無聲息的摸進了明軍的散兵坑。
坑里面的明軍,還在抱著槍睡覺。
突擊隊員大喜過望,他們一手捂著明軍士兵的嘴,一手把匕首抹過了他們的脖子。
黎明前的寂靜中,鮮血噴出血管的“嘶”“嘶”聲聽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