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教皇的號召力還真是高。”史德威咬著牙。
基督世界的各個國家,在教皇的號召之下,真的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甚至,各地的教會還號召起了納捐。
這個時候,就看出了教會在歐洲的力量。
歐洲的百姓,無論貧富幾乎是家家捐款。
即便非常窮的,沒有錢捐贈的,也會積極參軍。
各國的婦女,紛紛成立婦女慰問團。在一個叫做南丁格爾的意大利女人帶領下,成立了戰地醫院。
可以說,整個歐洲正全身心的投入到一場以宗教為驅動的戰爭當中。
而且不但是新教國家,就連天主教國家也積極加入。
這種情形,可是上千年來少見的。
“最終進攻察里津兒部隊,估計會達到一百萬人的規模。”史德威有些擔心的提醒李梟。
畢竟現在大明和俄羅斯,能集結到察里津的部隊,也只有四十萬人。
其中明軍部隊,只有十五萬人。
這已經是大明目前能集結起來兵力的極限!
俄羅斯人的戰斗力,想想就算了。
戰斗的主體,肯定是要看大明。
“是不是……,征召屬國軍隊。”有人小聲的說道。
所有人都不說話,大家都看著李梟。
大明已經十年沒有征召屬國軍隊作戰了,以前經常使用的倭國人,朝鮮人,交趾人,甚至是暹羅人。
現在基本上不征召,即便是大明兵源不足,也只是征召一些印度廓爾喀人和錫克人。
如今,兵源嚴重不足。
是不是重新武裝屬國軍隊!
李梟不說話,別人也不說話,作戰會議室里面陷入了沉寂。
“一百萬人?他們的后勤是怎么保障的?”李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提出了一個問題。
“呃……!”史德威看了身邊的一個參謀。
“回大帥的話!”參謀很年青,和李梟說話有些緊張,立正敬禮之后才說道:
“戰前,歐洲國家大都鋪設了鐵路。您知道的,那些歐洲國家都很小。
大多數情況下,只鋪設一兩百公里的鐵路。
這些,都是他們國力能夠承受的范疇。
后來,歐洲的鐵路逐漸聯合在一起。
臨戰的時候,在法國和普魯士的帶領下。歐洲國家的鐵路全都連接在一起,已經形成了鐵路網。
算起來總里程雖然比我們大明要差很多,但像巴黎、柏林、羅馬、米蘭、維也納、布拉格、華沙、索菲亞、基輔這些城市,都有鐵路連接起來。
聯軍的后勤補給,就是依靠這些鐵路。”
“等等!你說,鐵路到了基輔。那么基輔以東,頓河以西沒有大型城市。
那里有沒有鐵路!”
李梟在地圖上,用紅色鉛筆畫了一個大大的圈兒。
正是頓河以西和基輔以東的地區,包括庫爾斯克,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這些地方。
“這里……,沒有!”參謀猶豫了一下,然后肯定的回答。
“你確定?”李梟看著這參謀。
“確定!”參謀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聯軍可能沒有,但以色列人有。
而且,聯軍連續作戰彈藥消耗巨大。如果從本土運過來,那是不是顯得補給線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