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讓士兵們乘著船渡過伏爾加河,無異于自殺。
尤其是士兵們掉進河里之后,身體會迅速的失溫,甚至來不及掙扎就會被凍死。
“你的方案倒是很吸引人,只是可惜啊!
大明人也不是傻子,他們早就沿岸布防。
你說的這些地段,你能想得到,大明的將領自然也想得到。
比如這個叫做馬里納瓦村的地方,東岸有一個三十多米高的小土丘。
雖然此處渡河十分理想,可明軍只要在小高地上架上幾挺機槍。
架上一個優秀的炮兵觀察哨,就能夠阻止一個師的部隊過河。
還有這里,這里,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佛里昂,你的設想雖然好,可很難實現。
即便是實現了你的全部設想,部隊成功渡過了伏爾加河。
可你渡河之后的進攻部隊,他們的后勤補給你打算怎么辦?
全都用飛艇?
別忘了,飛艇是不可以在戰線附近十公里之內飛行的。
這還是因為,南線沒有出現飛機的情況下。
如果南線出現了大明軍隊的飛機,我們的飛艇就只能在夜間執行任務。
那樣,你的部隊后勤補給,更加的無法保證。”
拿破侖三言兩語,就把佛里昂的作戰部署給否決了。
佛里昂顯得有些不服氣,可他沒有勇氣和皇帝陛下爭辯。
畢竟,這位皇帝陛下可不是不知兵的紈绔子弟。
他是真真正正在戰場上拼殺來的鐵血帝王,他的戰績,全歐洲的君主都沒一個能與之比肩的。
“那么……,皇帝陛下。我們只能一寸一寸的啃?那樣我們的傷亡代價就太大了!
根據內線傳出來的情報,察里津城里的居民已經全部被遷走。
每一座房屋都變成了堡壘,甚至街區中間已經開始挖掘戰壕。
防炮洞,更是挖掘了無數個。
而且明軍也在大股的增兵,為此他們甚至鋪設了中亞大鐵路的支線鐵路,方便火車直達伏爾加河東岸。
他們在伏爾加河上還搭建了浮橋,他們的物資可以源源不斷的進入察里津。
而且就像是您說的,他們已經在伏爾加河東岸開始修建機場。
聽說進度很快,尤其是現在天氣轉冷之后,鋪設的速度會更快。”
“皇帝陛下,氣象學家說大概十天之內,就會有一次大規模的降溫。
氣溫會下降到零下二十度以下,按照普魯士人的說法,地面凍硬之后,大明就會出動坦克和裝甲車。
那些東西,我們很難對付。”
“是啊!坦克和裝甲車,加上飛機會很難對付。波蘭人的前車之鑒啊!”
“陷入巷戰,將對我軍非常不利。”
“天氣這樣冷,我軍士兵很難適應。”
“是啊!當年在莫斯科……!”
法國軍隊,對俄羅斯的嚴寒有著痛苦的回憶。
當年拿破侖兵敗莫斯科,絕大部分原因,是敗給了當時惡劣的氣候。
今年整個俄羅斯的氣候,比那一年還要惡劣。
十一月的時候,天空淅淅瀝瀝的下著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