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重機槍開始兇猛開火,一發發子彈打在坦克前裝甲上,立刻火花四濺。
可無論怎么火花四濺,坦克卻一丁點兒停下來的意思都沒有。
“轟!”
坦克上面閃了一下,接著機槍手和馬克沁重機槍就被直接炸飛了。
很快,明軍站在坦克上面,用車頂的十二點七毫米重機槍開始點射奧匈帝國軍隊陣地。
一輛坦克開火,數十輛坦克跟著開火。
子彈打得比雨點兒都要密集,奧匈帝國士兵全都被壓在戰壕里面,只要有一個人敢露頭,就會被點射的子彈打死。
坦克一邊不斷射擊,一邊向奧匈帝國戰線靠近。
“轟!”一聲劇烈爆炸,沉重的坦克原地蹦了一下,很快冒起了濃煙。
“轟!”又是一聲響,又一輛坦克趴了窩。
其他明軍坦克好像看不見一樣,繼續向前推進。
不斷有各種各樣的地雷,在履帶的碾壓下被引爆。
不過這些顯然都是小型地雷,并不能像剛剛那兩枚一樣,直接把坦克炸趴窩。
現在地雷小型化,是國際上的普遍潮流。說起來,這個潮流還是大明興起的。
大明士兵隨身都會攜帶一些只有拳頭大小的地雷,不但布設十分方便,而且威力剛好可以把一個人的腳炸沒。
沒了腳的士兵,就算是失去戰斗力。而且,還得耗費兩個人,甚至三個人把他抬走。
一瞬間,就會有三四個人失去戰斗力。
大家都不傻,這種性價比極高的東西,自然成為了潮流。
可這種小型地雷遇到坦克算是抓瞎,能把一個人的腳炸飛,卻不能炸斷鋼鐵履帶。
履帶“咯吱支”的從地雷上碾過去,地上只是炸起一團雪花而已,甚至在坦克里面都沒啥大的感覺。
迫擊炮還在不斷的發射,可對坦克的作用幾乎沒有。
甚至炮彈落在坦克裝甲上爆炸,都不會撕裂前裝甲。
不過迫擊炮,倒是對坦克后面跟著的步兵造成一些殺傷。
終于,一輛坦克發現了迫擊炮陣地的位置。
隨著一連串兒的曳光彈射過去,至少有十幾發炮彈先后打在迫擊炮陣地上。
緊接著,成串兒的爆炸聲傳了過來。
彈藥殉爆了!
坦克在敵軍陣線五十多米的地方停下來,機槍不斷的掃射著奧匈帝國軍隊陣地,壓制得陣地上的人不敢露頭。
后面的步兵沖了上來,他們踩著沒過膝蓋的積雪,一邊走一邊射擊。
不時還有人掏出一枚手榴彈,直接扔進散兵坑里面。
坦克里面的人可以看到,散兵坑里面被炸得飛起來的泥土。
大明步兵,迅速掃清了戰壕里面的人。
一些地下掩體里面,還藏著一些心存僥幸的家伙。任憑外面怎么喊,就是不出來投降。
明軍往里面扔了一枚手榴彈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地下掩體冒出滾滾濃煙。
里面的人像兔子一樣竄了出來,鼻涕眼淚一起流,出來之后顧不得投降,趴在地上不停的咳嗦。
好像要把自己的肺咳出來一樣!
明軍并沒有在這地方戀戰,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之后,直接把他們塞進拖拉機拉著的后斗里打包送走。
俘虜都是兄弟們的錢財,可不能像俄國人一樣殺著玩兒。
剩余的明軍坦克迅速碾過奧匈帝國軍隊的陣線,繼續向前進發。
步兵,則是登上拖拉機拖拽的房車里面,伴隨坦克繼續向前進發。
僅僅一夜之間,庫爾斯克地區的奧匈帝國軍隊兩翼陣線都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