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過李梟,上軍校時也讀過李梟授意編纂的戰役戰術學教程。
這個地方,太符合李梟的胃口了。
坦克部隊作為先導,施行南北對進。按照一天八十公里的速度算,三天時間就能完全封閉整個中部集團的后路。
“通常來說,戰時!坦克裝甲部隊一天的行進距離差不多是八十公里。”
“八十公里……!”腓特烈和俾斯麥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速度太快了,普魯士軍隊一天的行軍距離也不過就是四十公里。
這還是身體強壯的精銳部隊,普通部隊每天行軍速度也只有三十公里。
注意!
這是單純的行軍速度,而不是像明軍這樣攻擊前進。
“前線報告,俄羅斯正在下大雪。庫爾斯克大部分地區,積雪都要沒過膝蓋。”
毛奇倒還算是鎮定,因為他仔細研究過明軍殲滅波蘭人的戰役。
孔庭訓說出的明軍行軍速度,并沒有超出他的預計。
在他的心里,甚至明軍可以行進得更快。
“沒過膝蓋的積雪,對履帶車輛的影響不算太大。
哦,履帶就是坦克的行進方式。”
“哦!”俾斯麥點點頭,他去大明的時候見過拖拉機,知道履帶是怎么一回事。
“步兵呢?他們只是坦克突進,不管后面的步兵了么?”毛奇是總參謀長,聽了孔庭訓的話立刻發問。
“步兵坐在一個鐵做成的房車里面,下面有四個轱轆,由拖拉機拖拽著。
野外行進雖然有些困難,但跟上坦克部隊的行軍速度還是沒問題的。
我在大明的時候,見過坦克部隊行軍。
在大明那高標準的公路上,坦克部隊一小時甚至可以行軍四十公里。
野外的行進距離差一點兒,但庫爾斯克地區沒有過于復雜的地形。
況且現在冬天來了,地面已經凍硬,河流上也已經結了厚厚一層冰,坦克部隊可以肆無忌憚的行軍。
如果不是作戰的話,每小時行軍二十公里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即便是作戰,也能夠以最低每小時十公里的速度推進。
南北向支部隊,肯定是李梟手下最為忠心的將軍敖滄海和滿桂指揮。
滿桂手下的騎一師,前身是騎兵師。因為是李梟的鐵桿,他的部隊最先換裝最先進的坦克。
在大明軍中號稱天下第一軍!
敖滄海的第一遠征軍,雖然坦克沒有騎一師精銳。
但第一遠征軍人數眾多,差不多有十萬人之眾。
是以敖滄海陸軍第一師為班底組成的,算是匯集了明軍精銳。
我看過戰報,他們一直都在莫斯科休整,最近一段時間沒有參與過任何一次戰斗。
裝備和人員,只會加強沒有損失。”
說道這里,孔庭訓頓了頓,看了看幾位大佬。
辦公室里面一下子就靜了下來,俾斯麥,腓特烈和毛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們的眼神都一樣,對戰局不報任何希望。
“接著說。”俾斯麥用鼓勵的眼神兒看著孔庭訓。
“呃……!”孔庭訓深吸了一口氣,整理了一些思路。
“根據我對明軍的了解,這次戰役肯定是李梟親自規劃的。這符合他的性格!
總參謀長閣下剛剛說過,那地方現在正在下沒過膝蓋深的大雪。
這也就是說,李梟把握住了大雪的機會發動進攻。
這種程度的雪對于明軍影響并不大,至多推進速度慢一些而已。
而對于奧匈帝國軍隊來說卻是致命的,因為他都是步兵。徒步的步兵在沒膝深的大雪里面行走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