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梟的指揮所里面,電報機的聲音“滴滴噠噠”響個不停。
參謀們按照前線傳回來的報告,不斷重新布置沙盤上紅藍小旗插著的位置。
“坦克一師祖寬部,已經穿插到庫爾恰托夫。
坦克二師曹變蛟部,已經攻克首輔庫爾斯克。
騎一師由南向北,由蘇占斯基地區,進兵利戈夫,目前正在激戰。
坦克三師李定國部,已經攻占希格雷。
現在我軍已經完成對以奧匈帝國為首的中部聯軍合圍,聯軍所部被我軍切割成了四段,正在逐步圍殲中。
預計最快的話,需要七至十天,能夠完成當面戰事。”
參謀匯報完畢,合上了手里的文件夾子。
李梟看了一眼戰場上的敵我態勢,以奧匈帝國為首的中部軍團完蛋了。
英國人已經十分識趣的投降,剩下的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
包圍圈里面的聯軍已經失去了后勤補給的可能,而且因為剛剛下過大雪的原因,積雪沒過了膝蓋,他們想逃也沒那么容易。
這種天氣下,人的雙腿加上馬的雙腿也不可能跑得過坦克。
畢竟不管是人和馬都會累,坦克不會。
只要有柴油,坦克追殺一百公里都不是問題。
可奧匈帝國這些士兵,在雪地里面跑一百公里,估計不用打,累也累死了。
參考奧匈帝國那基本靠馬的通訊系統,估計他們的指揮也完蛋了。
失去了后勤補給,也失去了上級指揮。
即便是意志堅定的軍隊,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崩潰,更不用說是奧匈帝國這種軍隊。
情報顯示,這支奧匈帝國軍隊更多的是匈牙利人。
奧匈帝國這個國家十分奇怪,一個國家居然有兩種語言。
奧利地人和匈牙利人,不但不會精誠合作,而且還會互相拆臺。
甚至,兩個地方各有各的軍隊。
奧地利的軍官絕對不會去匈牙利人那邊任職,相反,一個匈牙利人如果敢到匈牙利那邊任職。
那就得做好被針對到死的準備!
就好像這次包圍戰,奧地利軍中幾乎沒有任何的友軍互相支援。
別說支援,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不打起來就不錯了。
“派人去分化匈牙利軍隊和奧地利軍隊,讓他們分別投降。
剩下的戰斗要以勸降為主,每攻打一個陣地,事前都要派俘虜是勸降。
對于那些頑固的,要堅決消滅不留俘虜。
對那些假意投降的,不但要消滅他們,同時拒絕他們友鄰的投降。”
“諾!”
參謀應了一聲,趕忙去草擬電文去了。
李梟走出地下指揮所,這里距離庫爾斯克戰場有六十公里之遙。
借助望遠鏡可以看到遠處的濃煙,卻聽不到爆炸的聲音。
看起來,明軍已經不再浪費寶貴的重炮炮彈了。
戰斗,基本上由迫擊炮團屬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來完成。
幾公里外的火車站外面,用鐵絲網圍成好大一個圈兒。
四角的炮樓上面架著機槍,對準里面的人準備隨時掃射。
不時還有背著步槍的士兵,趟著雪圍著鐵絲網巡邏。
鐵絲網的里面,黑壓壓的站滿了各個國家的戰俘。
當然,以聯軍主力奧匈帝國的軍人為最多。
鐵絲網并不堅固,巡邏的士兵也顯得很懶散。
但戰俘們卻沒人逃走!
看樣子,他們甚至沒有逃走的念頭。
鐵絲網外面就是雪地,每個從這里走出去的人,都好像禿子腦袋上的虱子那樣明顯。
雪地上已經有幾條人走過的痕跡,每個痕跡的盡頭,都有一具或者幾具已經凍僵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