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軍戰士浴血奮戰的時候,李梟忽然間收到一個消息。
在庫爾斯克與基輔之間,正有軍隊在布防。
難道說……,法國人調動了預備隊?
真是這樣的話,那進攻基輔的計劃無疑會胎死腹中。
法國人和可奧匈帝國軍隊不一樣,這些人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甚至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相信,在斯韋特洛亞爾反坦克的成功,會讓他們把更多的高射炮投入到戰場上。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辦法有效對付八十八毫米高射炮。
即便是最新型的四號坦克,前裝甲也不足以抵擋八八炮的轟擊。
“法國人好像沒有那么多預備隊,要應付法國南部防務,又要應付察里津戰場。
他們哪兒來的那么多預備隊,會不會是普魯士軍隊?”
史德威有些疑惑,按照道理來說,法國人不應該有那么多軍隊。
“回總參謀長的話,是以色列軍隊。”
“以色列軍隊?”
聽到這個消息,李梟和史德威同時吃了已經。
雖然早就猜想到以色列人不會旁觀這場戰爭,可卻沒有想到他們會在這個時候參戰。
李梟覺得,以色列人會在法國人傷亡慘重的攻下察里津之后。戰局明朗之下,才會參戰分一杯羹。
卻沒想到,他們這么早就參戰了。
“該死的以色列人,當初咱們就應該把他們徹底打廢了。”
“那個時候,我們有現在這么多兵員么?”史德威冷冷的說道。
李梟臉上有些掛不住,因為當初是他力主放過以色列人的。
大明吃虧就吃虧在戰爭動員太晚,如果在一年前開始大規模征召兵員,把明軍的總人數擴充到三百萬以上。
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用兵捉襟見肘,到處都缺人的情況。
后方的部隊,訓練一批到了前線,就會傷亡一批下去。
事實上,已經打成了添油戰術。
從去年大明開始參戰以來,大明軍隊累積傷亡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人以上。
明軍在之前的戰役中,從來沒有打過這么慘烈的戰爭。
從中東到俄國,大明百萬大軍灑進去,卻還是到處缺人。
沒辦法,要控制的地域實在是太大了。
能夠逐漸抽調兵力的中東,也只能抽調出三十萬人。
剩下的二十萬人,要控制從埃及到巴士拉的廣大土地,確保蘇伊士運河區的安全,也實在是不容易。
這三十萬人還都是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還成,可缺乏重武器的他們,注定不能像陸軍這樣進行大規模會戰。
而且這三十萬人還不能一次性抽出來,不然又會在中東形成權力真空地帶。
這也是李休攻下西西里島之后,遲遲沒有進行科西嘉島登陸作戰的原因。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中東抽出來的海軍陸戰隊,是登陸以色列還是繼續投入到法國方向?
“大帥,總參三處傳來的情報。”情報官氣喘吁吁的跑了過來,遞給李梟一封加密情報。
“哦!”李梟接過文件夾子,打開看了一眼,立刻鎖緊了眉頭。
“怎么了?”史德威很少看到李梟這副表情,他覺得有些奇怪,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讓大帥變成這樣。
“英國人搞出了煤化油的技術,第一批已經生產出一百噸。
現在普魯士和法國都在建廠,而且……以色列已經建成了工廠。
上個月,已經生產出來七十噸汽油。
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產量還會增加。
也就是說,塞瓦斯托波爾港里的那些艦船重新有了油,又能開起來了。
聯軍的飛艇,也重新有了油。
飛艇可以滿載運行,他們的運輸效率也就越高。
有了油,他們的內燃機機車也能開動。火車可以拉更多的車皮!
運輸效率大大的提高!
仗不好打了!”
李梟嘆了一口氣。
原本以為只要截斷了歐洲國家獲得油料的渠道,就能夠卡住他們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