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康實事求是地說“王爺,王妃拉的是胳膊。”
“胳膊又怎樣他對源王都不會這樣。”陶瀾從頭想了一遍,江懷黎對其他人都是禮貌疏離,保持著一個合適又不顯得冷漠的距離,“只有他,他對懷黎來說是特殊的。”
這話樂康沒法接。
陶瀾讓馬車停在這里,對樂康和門衛比了噓聲的手勢,悄聲走到王府大門處,偷偷跟著他們。
其實不用跟,在門口就能看到。
兩人一進王府大門,在前院就聊了起來。
周啟又氣又悶,“懷黎,你,你要是受委屈了就跟我說,我去找皇后,她會有辦法的。”
“沒有,我沒受委屈。”江懷黎說。
可顯然周啟不相信,他說“實在不行,等皇等此間事了,你跟我去西境,到時候他還能拿你怎么樣”
為了增加信服力,江懷黎笑了起來,笑得明媚耀眼,“我真的過得挺輕松自在的。”
這笑在瀾王眼里就變了味道,他郁郁地問“樂康,你看本王頭上綠了嗎”
樂康本剛要開口,一轉眼看到王爺放在門上的手指幾乎要插到門里了,不像平日里只是臉黑,連眼睛都黑了,黑幽幽地讓人發憷。
“沒有。”他正經又小心地回答。
院子里的兩人不知道有人在陰惻惻地看著,還在旁若無人地聊著。
“真的嗎”周啟很難相信,“懷黎不會是嫌棄西境苦寒吧”
“當然不是,那段時間此生難忘。”回憶起那段肆意自由又緊張艱難的時光,江懷黎眼睛都更亮了。
陶瀾終于看不下去了,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走進瀾王府大門。
周啟看到他正要行禮,就見瀾王走到江懷黎身邊,拉住了他的手。
在許久未見的好友面前這樣牽手有些不自在,江懷黎剛動了一下,又想到這樣讓好友放心也好,于是兩只手就這樣牽在了一起。
周啟行禮的動作僵住了。
陶瀾胸口的窒悶之氣終于順了,他很有親王氣度地問“周小將軍一回京就來本王的王府,本王一定要好好招待,不如留下用晚飯”
周啟臉色變了又變,不相信地盯著那兩只手看了又看,開口時聲音都是僵硬的,“不、不了,改日吧。”
說完他就匆匆走了。
江懷黎奇怪地轉身看向他,剛要開口就被陶瀾握緊了手,“懷黎啊,你是不舍得他走嗎”
江懷黎莫名“什么”
“少年將軍,風姿雋爽,是很耀眼。”陶瀾幽幽地說“和懷黎并稱大晟文武雙驕。”
江懷黎“沒有這種說法。”
“怎么沒有”陶瀾咬了下牙,“一年三個月后就會有這個說法。江懷黎和周啟,大晟文武雙驕,佳話都傳到敵國的明珠知己。”
江懷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