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淺薄的喜歡和隨時會改變的動搖,而是愿意為對方停留的愛。
雖然魏爾倫依舊困惑,他產生的“愛”是否是人格式遵循程序產生的反應,但是,蘭堂傾訴時的卑微,飛蛾撲火的愛意,給了魏爾倫嘗試的勇氣。
就連思緒敏感的蘭堂都毫不懷疑自己愛意的真假,愿意為這份愛付出一切,他向這份愛意做出回應,又有何不可
蘭堂眼底驟然亮起了星光“已經有一些了”
不是對蘭波的,是對他的
“是只有一點點。”
魏爾倫強調道
“很少,只夠讓我留在你的身邊。”
在蘭堂不是他的同類的情況下,這份愛意只夠讓魏爾倫記得有蘭堂這個人,愿意回到橫濱,直到待到厭煩。
“沒關系,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蘭堂彎起眼睛,對著魏爾倫微笑,聲音驚喜又溫柔
“我會努力把這一點點擴大到一點,再擴大到很多,直到你真正愛上我,我很期待那一天,保羅。”
第二天,魏爾倫早早地起床,特意挑選了一個人流多的時間,出門尋找他的另一個同類。
混亂的橫濱只有在這個時間,才會展示出它的活力,急匆匆的上班族,不斷打哈欠的上學族,還有送孩子上學的家庭主婦們,人群行色匆匆,快速涌動。
尋找他人的魏爾倫,在人群中倒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橫濱尋找一個不知道年齡,名字以及模樣的人,無疑是大海撈針
魏爾倫早出晚歸,找了兩天,幾乎把橫濱翻了一遍,都沒有找到他的另一個同類。
他的同類,究竟在哪里呢
等等
魏爾倫的腳步頓了頓,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
由于蘭堂的存在,他下意識地認為另一個同類同樣是一個成年人,找人是偏向于關注成年人
但是,實驗體的歲數越大,耗費的資源也就越多,
按照實驗室的利益,把實驗體培養為成人,才是最不劃算的決定
那些實驗人員培養實驗體,只是想要得到一個為了殺戮的異能武器,
只要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幼童,少年與成年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因為少年尚處于發育期,恢復能力和精力都比成年人更加旺盛,而更傾向于培養為少年
武器本身的耐用程度,他們并不關心
魏爾倫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被制造出時僅僅十三歲,在遇到蘭波之前,他還經歷了兩年的實驗室生活。
被命名為“黑之十二號”,意識清醒,軀體卻被牧神控制,執行著他并非自愿的行動
因此,魏爾倫才對牧神恨之入骨,在擺脫束縛的第一瞬間,強撐著回身殺死了牧神,才肯倒下
如果不是因為更年幼的軀體無法承擔魔獸吉維爾的力量,也很難發揮出超越者的力量,他的誕生年齡只會更小
所以,只是看蘭堂,就知道他們的實驗室,人造超越者的技術并不成熟,
即使已經過了四年,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另一個同類的年齡
只會在十歲以上,十八歲以下
而這些年齡的孩子在橫濱的去處,十分明顯
說不定,他的另一個同類被好心人收養了。
魏爾倫懷著僥幸心理,花了半天時間將橫濱的學校找了一遍,尋找無果后,才將目光投向擂缽街和貧民窟
失去父母的孩子們的生存地。
他一直沒有找過的地方,
他得到的情報,這兩個地方的生存環境,惡劣到了稍微有一點本事的人都會選擇逃出去。
因此,魏爾倫一直沒有往這里面找人。
魏爾倫憐憫又心疼,幾乎一刻也等不及,向最近的擂缽街趕去
他的同類、那個可憐的孩子,很可能一直生活在里面
擂缽街,橫濱戰爭的傷疤,四年前因為爆炸而形成的大坑,因為無家可去的人太多,在里面搭建起鐵皮房,聚在一起形成的另一個貧民窟。
擂缽街里,鐵皮房與鐵皮房擠在一起,只留下小小的空道。
中原中也就在狹窄的過道里,低著頭,一下一下地踢著石子,獨自一人生著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