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素是一只白狐。
她出生在終南山下的狐貍洞中,那一窩狐貍里,只有她雪白雪白的,沒有一絲雜毛,也只有她粗通了靈性,曉得吸收日精月華,朝拜三山五岳,以期修成正果,得個人身。
但狐貍再怎么想變成個人,她都依然是只狐貍。只要還是只狐貍,就改不掉一些天性,比如喜歡撲鳥,喜歡偷雞。
終南山下有個小山村,村子里生活著姓齊的一家。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某天,老母親病了,做兒子的極孝順,就問母親想吃什么,母親說,別的什么都不想,就想喝一口雞湯。
齊家養著兩只老母雞,做兒子的心想,就算是孝順母親,殺一只也就盡夠了,總不能都給她吃了吧
未曾想去雞窩里一看,兩只母雞只剩下一只,一地的雞血雞毛,一看就是遭了狐貍。
孝子于是回稟母親,家里只剩一只雞了,燉了喝湯,實在奢侈。做母親的也就暫且熄了念頭。
又過了幾日,老母親的病怎么也不見好,于是叫了兒子過來,說自己別的什么都不想,就想一口雞湯喝,讓兒子把最后的那只母雞速速地燉了,否則就是不孝。孝子在病床前據理力爭了半日,終于拗不過母親,不得不去雞窩里抓雞。
誰知這次雞窩里連一只雞都沒有了,原來是之前的那只狐貍又來光顧了一遍。
孝子于是又回稟母親,請她老人家絕了喝雞湯的念想。老母親以為是孝子舍不得殺雞,故意編出故事來騙她,急火攻心,氣得一命嗚呼了。
老母親死了,村里人指指點點,都道是孝子舍不得給母親燉雞,活活氣死了母親。那孝子也是氣性大,為了兩只雞的事兒,竟一頭撞死在母親的棺材板兒上,誓要下了陰曹地府,去閻王爺面前掰扯清楚
閻王見了孝子也頭疼,于是就判,齊氏孝子之所以會遭人戳脊梁骨,蓋因狐貍偷雞所致。
狐貍偷雞使孝子蒙冤,按照律法,理應貶入畜生道,永世輪回。但狐貍已經在畜生道里,貶無可貶。又見這狐貍有修行之意,就叫她縱然潛心修行,也永世不得登仙,只能做個精怪。
但這懲罰也難贖其罪,于是,再叫這齊氏孝子輪回三世為人,每一世,都與這狐貍精愛恨糾葛,再添一小人從中作梗,叫這狐貍精身歷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之苦。而在第三世,曾經被她吃掉的那兩只雞,要轉世成她的孩子,再于襁褓之中被惡人擄掠,身死魂滅,叫她也嘗嘗這至親命喪之痛。
判官大筆一揮,在生死簿子上寫明了這三世糾纏。
狐貍潛心修煉,通曉陰陽,也知自己早已陷入劫網,但所謂在劫難逃,于是縱使早知自己與齊子孽緣糾纏,也一次又一次地陷了進去。
第二世結束之后,狐貍偶然得知,第三世的齊子將會投胎進一戶姓賀的豪門大族。但那賀家并非積德行善之家,齊子投胎入賀家,壽元恐怕不長,在與她上演完第三世的糾葛之后,就要草草喪命。
于是狐貍買通了判官,將“賀”字改為了“齊”,原本要投胎進富貴人家卻英年早逝之人,變成了投胎進清貧人家,卻福壽雙全的命格。
然后就是白素素和齊國棟的一見鐘情、結為夫妻、奸人作祟
一切都和前兩世沒什么不同,但這一世,白素素生下了兩個孩子。
她明知道這兩個孩子是她當年吃掉的那兩只雞投胎成的,生來就是為了讓她品嘗喪親之痛,但她卻不忍心看著他們死去。
“那日我被齊國棟趕出家門,”白素素抽泣道“卻被鳳君所救。但鳳君說,他救得了我,卻救不了我的孩子。因為我命不該絕,而我孩兒們的死期,早已寫在了生死簿子上。他們合該被送到妖道手中,剝皮拆骨,神魂俱滅。”
她聲淚俱下“蘭律師,我如何忍心于是我想,鳳君雖是神仙,但神仙也要顧忌著輪回因果。如果我找個凡人,找個一無所知的凡人,她是不是能幫我把孩子救出來”
蘭青青麻木地看了一眼鳳君。
她今天不僅見到了狐妖,還見到了神仙,真是多姿多彩的一天。
鳳君搖了搖頭“我已不是神仙了。現在的我,不過是個墮凡的妖怪而已。”
好,神仙1,妖怪1
“我走出鳳君的門,一抬頭,就看見了您的律師事務所。”
白素素殷切地看著蘭青青。
“當時我想,這就是天賜的機緣吧。”
“謝天謝地,這機緣讓我遇到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