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時笑得見牙不見眼,手里石頭砸的更起勁了。
院子里也很熱鬧,殺豬賣肉一通忙碌,今天大嫂張春花和二嫂李月都在,不用他和竹哥兒去灶房幫忙,看好三個侄兒就行。
買到肉的村人回去了,殺豬匠擦洗好刀具,顧鐵山又讓著倒茶吃糕點,沒多久灶房飄來肉香,顧安幾個流著口水聞著味兒就去了,撒嬌問他阿奶一人討了一塊肉吃。
因院里漢子多,方紅花和另外三個兒媳過來,也就是顧蘭時三個伯娘,她們同家里小輩在堂屋吃飯。劉信自然要留下吃一頓再走,鄰村離得不遠,大家都熟絡,顧鐵山還拿了一壇渾酒出來給他倒上,隨后才讓兒子們去分。
這頓飯吃得熱鬧,待飽足后,有肉還有酒,吃得劉信面色紅潤放光,抹抹嘴上油,拎起豬鬃和小腸要走,顧鐵山又給了他一吊肉,他嘴里哼著小曲回家去了,好不快活。
今天有大嫂二嫂在,洗鍋刷碗同樣不用顧蘭時操心,他幫苗秋蓮將大塊肉割成一條一條的,有的則切成塊。
二黑今天也過了嘴癮,掉在地上的肉渣它嘴很快,一下子就發現舔走了,剛才吃了根骨頭,食盆里還有肉湯。
“蘭哥兒,嬸子。”李梅拎著竹籃在門口張望。“是梅哥兒啊,快
進來。”苗秋蓮笑著招呼,又去呵斥二黑不要亂叫。
李梅這才進來,看一眼桌子上的肉,再看一眼地上案板的肉,院里肉香未散,他舔舔嘴巴小聲說嬸子,給我割一斤肉。
他手攥了攥,又問道“多錢一斤”
苗秋蓮笑道他們都是二十文,給你算十八文,外人若問起,你就說二十文。她動作麻利,挑著有點肥膘子的給割了點,一稱正好一斤。
偏肥的肉實際要貴些,李梅看在眼里,心中感激不已,從懷里掏出個舊荷包,仔細數了十八枚銅板。顧蘭時給他把肉放進籃子里,順手接過錢笑道前兩天還說找你去打幾個絡子,年節忙起來也沒工夫,等過了年再去找你。
“好,你來就是。”李梅露出個淺笑,他家里也忙,說兩句就匆匆走了。
手帕絡子這些,弄得好了能拿去鎮上賣幾個銅板,梅哥兒手巧心細,打出來的絡子好看。
顧蘭時和他有時會向村里手巧的老人學幾個花樣,也不費什么,抓把花生或者炒豆子給阿婆老嬤拿去,他們就給教呢。也算不上他們不藏私,而是有些花樣年輕人沒見過,但上了年紀的差不多都會一點,人家只要兩把炒豆子,自己就不好要更多的。
方紅花年輕時有力氣,常和家里漢子下地種田上山砍柴,端的是一把好手,家里多個勞力也就多一份口糧保障,因此除了縫衣服納鞋底,別的針線瑣碎事她不常做。
顧蘭時將銅板嘩啦啦放進大老碗里,里頭都是賣肉錢,銅錢一響,只覺悅耳無比,不自覺就露出笑來。
他在檐衣上擦擦手,繼續幫苗秋蓮割肉,整整一頭豬,雖說賣了些吃了些,但還剩下不少呢,過年待客的肉絕對足夠了,還能再往后吃很長一段時日。
肉他爹娘看得緊,都有數,不能隨便打動,更別說拿去給裴厭,再者,和他的手帕小葫蘆不一樣,偷肉給裴厭吃實在有點不好聽,還是趁早歇了這個念頭。
顧蘭時悄悄皺起眉,憂愁地想,不知道他的小葫蘆還在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