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上他姑姑家讓姑姑幫忙做鞋子,給了二十文工錢,他姑父原不喜他過去,嫌他命不好天生帶克,最后看在二十文錢的份上勉
強愿意。
就這樣,那個所謂的姑父還端起架子訓斥他,年輕有力卻不知道出去干活,有手有腳卻是個懶漢,看在姑姑的面上他沒言語,但后來也漸漸不往那邊去了。
碎銀十一兩,銅板六百五十三個,對付親事應該夠了。
取來細麻繩將銅板串齊整,裴厭一邊穿一邊思緒紛亂,他從沒想過娶親的事,如今連彩禮數都定下了。
對顧蘭時,之前他離家太早,只知道村里有這個人,況且顧蘭時比他小三歲,兩人鮮少有接觸。他記性向來好,加之顧蘭時從去年冬天就不斷在他跟前說胡話,印象自然深刻了許多。
有鳥兒扇動翅膀撲棱棱從屋頂掠過,從窗子往外望去,只能看見它飛遠了。
七串銅錢穿好,裴厭拿起兩串,共一百五十三文揣進懷里。
顧鐵山嘴上說不急不急,但緊跟著又說一句這個月二十一過,顧蘭時就滿十七了,可以婚嫁,又告訴他寧水鎮東邊的南李村有人養大雁,價錢大概在五十到六十文一只。
今天三月十二,滿打滿算只有八天,他知道
顧家人急在哪里,顧蘭時親事屢屢受挫,早有毒運纏身甚至克夫、嫁不出去的說法流傳,能早早拜堂成親,便能了結這些流言,他家還有兩個弟弟。
鎖院門時想起顧鐵山說的,大雁價錢差在個頭上,但不拘個頭大小,只要是個心意就好。裴厭抬頭看了眼天色,云白天藍,倒是個好日子。
他大步往外走,大雁先不急,得先按習俗買一兩樣點心給媒人,他知道村里方金鳳是做媒的,找她就行。
顧蘭時沒敢在大人說話時插嘴亂講,躲在屋子里獨自高興,他知道爹娘說的嫁妝是什么,頭先為了能給他找個好婆家,連嫁妝都多了些,最顯眼的,是之前林晉鵬家賠給他們的兩畝地。
按他娘對阿奶大伯幾個人的說法,這兩畝地本就是賠給他的,若婆家遠,就將這兩畝田產變賣了,折成現銀子給他帶上,起碼二十兩呢,若離得近,成親后另寫契畫押,契主名字也要落成他的,將田契當嫁妝給他帶過去,以后種地收糧也是婆家那邊的。
他自己也知道,嫁妝比別人高這么多,肯定能引來不少人家,他爹娘原本打的主意是在里頭挑好的,最起碼得家底殷實,而不是讓他下嫁給那些窮苦的,這是沒辦法的辦法。
不過現在,顧蘭時又豎起耳朵,他爹娘似乎也不想避開家里孩子,沒壓低說話聲音。
除了兩畝地以外,其他嫁妝除了一床被子兩身衣裳一個陪嫁大木箱以外,別的就不給了,裴厭窮,不是他倆原先想的門當戶對,已經算是下嫁了,多貼只會顯得他家沒本事,找不到出息的好兒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