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拉著一頭大豬往鎮上走,那豬哼唧哼唧叫著,似乎有點不愿走,被后面一個人用樹枝抽了幾下屁股才往前。
顧蘭時看一眼,這豬還挺肥,應該是賣去豬市的。
他們寧水鎮有專門的豬市,前街生豬買賣小豬相看,往里頭的后街沿街兩邊有許多豬肉鋪子,門前和店里的木架上都掛著一扇扇豬肉,殺豬的屠戶賣肉的老板,營生都在那里。
他們要去牲口坊市,和豬市隔了兩條街,都在寧水鎮西邊。
進鎮子之后,有漢子推著獨輪車,車上麻袋鼓囊囊,也不知裝了什么,獨輪車瞧著沉重,那漢子因天熱,脫了半邊衣袖,右胳膊和半邊臂膀露在外面。
夏天打赤膊的漢子很常見。
“春菜,一文兩斤。”
顧蘭時順著叫賣聲看過去,中年漢子用扁擔挑了兩個大竹筐,筐子里的春菜葉子被太陽曬得有點蔫。
春菜家家都種,市價賣得很便宜,有時一文錢三斤都有,掙的不過是一點辛苦錢,好在一棵大春菜就能有個二三斤,這東西種下去長得也快。
他倆往西邊街道走,路兩旁各種小攤不少,有銅瓷匠正在補碗,用弓弦將金剛鉆拉的吱吱響。兩個婦人
結伴賣扇子手絹,從胭脂水粉鋪里走出年輕的姑娘和雙兒,臉頰施了粉畫了眉,身上飄來一股別樣的香氣。
今年還是頭一次來鎮上,顧蘭時看什么都新鮮。
包子攤前有人買包子,攤主掀開籠屜,露出熱騰騰的大包子,看起來又白又軟和。
面攤里老板娘正在搟面,她漢子在旁邊鍋里下面,餓了的食客坐在桌子前抻著脖子看面好沒好。這會兒正到了飯時,前面酒館飯館不斷有人進去,店小二在門口拉客吆喝。
聞到飯香,顧蘭時有點餓了。裴厭看他舔舔嘴巴,笑了下說“先吃飯,吃完再去牲口市。”
在外面吃飯要花錢,顧蘭時有點猶豫。裴厭開口道“走了這么久,也該填飽肚子,總不能餓著回去。”
回去的話早過了飯點,肯定又餓又累,顧蘭時這才嗯一聲,他左右看看,一時不知道吃什么好。裴厭聞到餛飩湯的香氣,見餛飩攤上頭撐了青布大傘遮太陽,想了一下說“面條和包子在家里都能吃,不如嘗一碗餛飩。多錢他上前問道。
攤主一家正在忙碌,包餛飩的年輕婦人百忙之中答道“大餛飩一碗十文,小餛飩一碗六文,湯水可續。
顧蘭時看一眼竹匾上的餛飩,大餛飩肉餡飽足,小餛飩皮薄面片大,攤主兒子下大餛飩一把抓了八個,小餛飩一把抓了十五六個。
如此抉擇,他有點拿不定主意。
“各來一碗。”裴厭說完,拉著顧蘭時衣袖在空桌子前坐下,這桌子是長條狀,兩人靠外坐在同一邊。
餛飩還沒下出來,攤前陸續來了好幾個人,四張桌子都坐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