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集上人來人往,賣東西的也很多。
顧蘭時百忙之中看了看周圍,左邊同樣是賣菜的,右邊的老漢挑了兩筐南瓜,地上放了一小口袋青棗,棗子上有點點微紅。
老漢蹲在地上吃糙饅頭,時不時吆喝兩聲“面南瓜、甜棗子”,見有人來看棗兒,他立馬把剩下的饅頭用布包了放在一旁。
這會兒的棗子能甜帶著青色抹額的老太太彎下腰細看。
老漢說道“樹種不一樣,我家那棵棗樹當年我爺爺的爺爺從別處移栽回來,養了這些年,正是這會兒熟的,帶了青最好吃,又脆又甜,若到全紅時,掛在樹上沒幾天就干軟了。
見老太太猶豫,他拿起一個遞過去,說“你嘗嘗,怎么不甜。”老太太接過去,在袖子上擦擦,用門牙咔嚓咬下來一口,果然脆生,她一口老牙都咬得動。
如何老漢雖這么問,神色卻是自信的。老太太點了點頭,說道多錢給我稱上一半斤的。
老漢開口道“這棗子別人家都沒有,獨我一家有,稀罕著呢,過了這幾天也沒青棗了,因此價錢比較貴,一斤二十文。
“二十文”老太太有點驚訝,說道“便宜點。”
不行不行,你看就這一小口袋,東西少,便宜不得。老漢擺擺手。老太太也不是吃素的,說道“十八文,行了我就稱上一斤,不行我就走了。”
他倆你一言我一語,旁邊顧蘭時暫時沒生意,便看了過去。
見老太太作勢要走,老漢朝她招招手,拿了一個布兜讓她自己挑青棗,稱完倒進老太太的竹籃里,接了錢后又順手給她多扔了兩個進去。
得了饒頭,老太太心滿意足。
顧蘭時見她往這邊走,連忙喊道“豇豆,新鮮的豇豆。”老太太看一眼竹筐里的菜,不怎么感興趣,徑直走了。
已經進來小半天了,裴厭正在喂歇過的毛驢吃草料,帶的不多,給它墊墊肚子,省得沒力氣跑。發現顧蘭時對那袋青棗很感興趣,看了好幾眼,他便抓了一把豇豆,走過去說“老伯,跟你換幾個棗,可行
“豇豆啊。”老漢說著,去看他手里的菜,見新鮮嫩生,給的也大
方,便點了點頭,從布袋里抓了六七個棗子遞過去。
“多謝。”裴厭接了道一聲謝,又走了回來。顧蘭時笑道“也不說一聲,剛才我還以為你要去哪兒呢。”
“嘗嘗。”裴厭把青棗都倒在他手里,自己用大拇指壓著一個留下。
顧蘭時另一手從懷里掏出手帕,見他直接要吃,連忙把帕子遞過去,說道“擦擦再吃,急什么,還能跑了不成。
裴厭自己也有手帕,但既然顧蘭時給他了,就順手使用。兩人站在板車后面吃青棗,果然甜津津的,水分也足,夠脆生。
“好吃。”顧蘭時笑瞇瞇的。裴厭吃了一個,噙著棗核在嘴里把果肉咂摸干凈,聞言笑道“還有呢,你都吃了。”
旁邊老漢聽見他倆的話,一臉自傲說道“青棗我賣了這些年,豈能騙你們兩個后生。”“確實是好東西。”裴厭笑道。
正說著話,有人看見他倆吃青棗,一打量就發現是老漢在賣,便過來詢問價錢。老漢又忙起來,顧蘭時和裴厭不再打攪他生意。
隨著太陽越大,早集上的人漸漸少了,半個上午快過去,顧蘭時看看竹筐里的菜,賣了一筐半出去,還剩下兩筐多。
豇豆比較長,一把一把盤在竹筐里,這么嫩的菜,怕擠壞壓傷又不能塞的太實在,因此空隙較大,一筐最多就裝個二十斤,少一點就十七八斤的樣子。
今天過來一斤都是五文錢,差不多賣了有三十斤,具體數還得等回去了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