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集很熱鬧,卻也很累,明明都是走慣路的人。
眼瞅著前面就是放驢車的地方,苗秋蓮用手帕擦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明明鎮子也不大,才走一圈,腿腳就乏了。
狗兒攙著方紅花,笑著開口“人多,走路前后都要操心,自然比平時累,上了車就能歇歇。”
拎著一吊肉和幾根肉骨頭的裴厭和顧蘭生走在最前,到了地方后從懷里掏出兩塊木牌。
陳三兒連忙接過,領著他倆往驢車那邊去,他其實記住了這一行人的模樣,不過還是和木樁上的半塊木牌對了一下,隨后幫著把驢車解開。
顧蘭時拎了兩壇酒,待驢車在路邊停下后,一行人陸續爬上板車。
顧鐵山趕車慣了,沒讓其他人接手,顧蘭生抱著小兒子顧安和侄兒顧衡來了后面這輛車坐下,兄弟幾個一塊兒說笑也熱鬧。
已經晌午了,太陽正大,明明是冬天,走了一上午,無論他們還是路邊行人,不少都出了汗。這會兒回去的人不少,等前面一架騾子車跑起來后,顧鐵山和裴厭才趕毛驢往前跑。
驢車顛簸,晃動不可避免,顧安和顧衡耍了這么久,臉蛋都是紅彤彤的,尤其顧安,他年紀最小,車跑起來沒一會兒,他在大人懷里直接睡著了。
顧蘭生怕兒子睡著了吹風,連忙摟緊了,給顧安把小帽兒的繩子在下巴頜綁好,出門時張春花給兩個孩子都圍了布圍脖,他仔細給兒子把口鼻都圍住。
顧衡原本沒睡,一看弟弟睡得喊也喊不醒,沒人和他玩兒,便靠著身后的小叔顧蘭瑜漸漸也閉上了眼睛。
顧蘭生看見,對狗兒說道給衡兒帽子戴好。顧蘭瑜答應一聲,三兩下就把顧衡裹嚴實了。
別說孩子,大人也累了,來時怕迎風吸涼氣,大伙兒都蒙著口鼻,說笑聲卻不斷,這會兒卻沒人張口,偶爾看見路上的人和事,才說一兩句。
遠離鎮子之后,大集會的喧囂仿佛一下子隔遠了,耳邊也清凈下來。
今天看了要猴的,還有耍把式賣藝的,什么金槍鎖喉胸口碎大石,還有頂碗走索飛刀叉,都是硬功夫。
就連踢毽子,明明都是雞毛毽子,在人家腳上踢得那叫一個花樣多,不止腳,就連頭、臉、胸、背都能接,耍的如同飛舞一般,實在是精彩。
鄉下人看耍猴耍戲的,一般只是捧個人場,看看熱鬧就行了。他當時看得興起,只覺眼花繚亂,跟著人群不斷喝彩,高興之下,沒忍住扔了三文錢進去。
離鎮子越來越遠,官道上人沒有剛才那么多了,驢車跑起來十分順暢。
小河村,好幾個老人在村口曬太陽,嘴上這家長那家短,一到冬閑,越發只剩嚼點閑言碎語了。他們幾個家里能吃飽飯,還算有點閑心,至于窮點兒的老夫郎老太太,再上了年紀也得挖野菜根、草根弄點吃的,亦或是每天上山撿點柴火背下來。
說話間,兩輛驢車陸續走進來,正是顧蘭時他們。顧家祖宅離村口不遠,一進來前頭的顧鐵山就讓驢車變為走路。
方紅花坐在驢車上,今兒她去逛了大集,那叫一個高興,看見村口幾個老人,笑著同他們招呼
句“曬暖呢。”
孫老夫郎說道“哎呦,這是去哪兒了”
方紅花一擺手“瞎,去鎮上逛了逛,今兒十六,不是有大集,在家也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