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些懂工藝的匠人不同,徐啟兒跟著去做工都是力氣活,顧蘭時知道這個,裴厭去碼頭做工也是賣力氣,還沒有人管飯,做小工確實好一點,只是徐啟兒年紀小又單薄,也不知道哪里來的那么多力氣。
“那你一個人在家做飯?”他又問道。
徐瑞兒點點頭,說:“也沒什么難的,菜煮熟了就好,籠屜里有我哥哥蒸的糙饅頭,熱一熱就能吃了。”
他這么一說,只要不講究,飯菜確實沒什么難做的,顧蘭時叮囑道:“你一個人在家,夜里門窗都要關好,別大意。”
“嗯。”徐瑞兒點著頭答應,他早看見裴厭手里的野雞,饞是饞,但從小沒怎么吃過雞肉,想不起來是什么味道,只咽了下口水,就不去看了。
“我們先走了,你在山上別跑太遠。”顧蘭時說完,就和裴厭往山坡下走。
徐瑞兒答應著,又去林子里挖野菜。
他哥哥走之前跟他交代過,地里的草拔過一遍,不用他再去管,每天在地里轉轉就好,家里也沒有雞鴨牲口要喂,只讓他每天多挖點野菜,焯過水好曬成菜干子,留著過冬吃。
他記著這些,不光野菜,焯水燒柴要用到水和柴火,他每天還要撿柴摟落葉,一桶水提不動,就在河邊打半桶,一趟趟跑回去,獨自在家也忙個不停。
日子從小就過得清苦,他并不覺得有什么,有本家的伯伯爺爺幫襯,多少會帶著他哥去做工,隔三差五就有工錢拿,一兩個月還能買小半斤肉吃,已經足夠了。
第134章
拎著野雞到家后,大狗小狗的目光都被彩色羽毛吸引,大黑還好,兩只狗崽跑來,不斷昂著腦袋想要聞聞。
因是人吃的東西,裴厭提的高,沒讓它倆亂聞亂咬。
放下籃子后,顧蘭時見它倆叫著,于是從野雞尾巴上拔了兩根彩羽,拿在手里晃一晃,狗崽目不轉睛看著,隨后就撲上來。
見狗崽叼住了,他松開手讓它倆自去玩耍,笑著先和裴厭把筐子和籃子里的東西掏出來收拾。
他把黑木耳揀出來放在竹匾上,說:“留幾根漂亮的羽毛,回頭插在毽子上,肯定好看。”
“嗯,等會兒拔毛時留著。”裴厭蹲在他旁邊把竹籃里的地皮菜和菌子分開放在竹匾上,等會兒都要洗。
筐子里的木耳都揀出來了,顧蘭時起身往灶房走,說道:“我先把水燒上。”
裴厭問道:“燉雞放菌子嗎?”
顧蘭時邊走邊說:“放,放幾朵進去是個意思,湯更鮮,剩余的晚飯炒著吃,應該夠一碗的。”
“好。”裴厭答應著,端起幾個竹匾往灶房門口挪了挪,隨后也進去,舀了半盆水,坐在門口旁邊的屋檐下洗菜。
菌子好洗,洗干凈上面粘的泥就行,他先把菌子洗出來,隨后又把黑木耳倒進不算太臟的水里,一片片仔細搓洗干凈。
這是個慢活,曬之前弄干凈了,到吃木耳的時候就不怕麻煩,更不會一嘴砂礫感。
顧蘭時給灶底添了柴火,出來見他在洗菜,自己拉過樹墩子坐下,在旁邊剝起竹筍,說道:“改天在河邊找點火絨草,要么去山上刨些松針,引火的木屑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