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處的明顯之前被人摘過,只有些小的,于是裴厭三兩下爬上樹,伸長胳膊一顆顆去摘。
這樹樹杈只有一個,他站在上面,顧蘭時只能在底下等著用竹籃接。
野澡珠綠綠圓圓的,上面沒有扎手的毛刺,不然也不會洗手的時候直接在手里搓。
這是鄉下人常用的東西,若把樹枝都弄斷,就沒得用了,因此多數人都不會掰壞樹枝,要么用手摘,要么用樹枝竹竿打落一些。
山上有野澡珠的地方,他們小河村的人都會記下位置,這棵顯然也有其他人知道。
摘完近處的野澡珠之后,裴厭問顧蘭時要了他手里的長樹枝,站在樹杈上將較遠的打下去。
家里的野澡珠不多了,顧蘭時朝遠處避了避,等他打完兩根樹枝的野澡珠之后才過來拾撿。
裴厭將樹枝丟在地上,自己隨后下了樹,一起在附近撿。
因地勢不平,有的野澡珠滾落遠,他倆拾了一圈才罷手。
竹籃快滿一半了,顧蘭時笑著說:“這么多,足夠用兩月的,下個月咱倆再上山,弄上一筐半筐的,就能用到開春。”
“嗯。”裴厭接過他手里的竹籃,自己提著,又撿起地上的那根長樹枝,兩人再次往竹林方向走。
顧蘭時眼尖,在落葉下看見一朵菌子,過去刨開被頂起一點的落葉,將米黃色的菌子拔了出來,正是能吃的,他喜滋滋放進竹籃里。
“這里還有。”裴厭在前面十幾步開外說道。
“來了。”顧蘭時說著,邊走邊看向周圍。
裴厭把看到的三朵菌子拔出來,有大有小,但確定都是能吃的,等他過來后,全都放進竹籃里。
等會兒要挖一筐子筍,另一筐還要摘些山楂什么的,菌子嬌嫩,放在竹籃上面一層不會被壓壞。
這幾天沒下雨,看不到地皮菜的蹤跡,拾了十幾朵菌子后,看到樹上有黑木耳,他倆又停下用樹枝戳了不少。
顧蘭時彎腰在地上撿,黑木耳掉下來后沾了些草屑泥土,根部還有點樹皮,他隨手抖抖,等回去了再拾掇干凈晾曬。
一路走走停停,菌子和木耳還好,最大的驚喜是找到一株野葡萄藤,葡萄葉子下面藏了三串深紫色的野葡萄,正好熟了能吃。
比起家里栽種的葡萄,山上野葡萄結的果子小,但滋味不錯,他倆嘗了幾顆后確定不是純酸的,就把三串都摘了,等會兒到了竹林那邊,附近有小溪可以洗洗。
在山里碰見什么就摘什么,就算東西少,帶回去或自己吃或晾干曬干,像藥材什么的,攢一攢,多了就能賣。
當看見一片五味子后,一串串的小果子分外惹眼,有的徹底變紅成熟了,有的一串上還有青果,兩人腳步都下意識往那邊去,這東西回去洗凈了曬干,能賣給藥鋪,自己也能留一點泡水喝。
顧蘭時摘了兩串全紅的五味子,突然想起什么,抬頭說道:“我記得這里往南邊走,有一些野棗樹,再往最南邊的山崖邊上,還有不少酸棗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