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時和裴厭也是如此,下午打草挖野菜干了一陣子,比別的人家回去更早,惦記著吃飯這件事,趁機也能多歇會兒。
出門前顧蘭時覺得有點冷,加了件衣裳才提著竹籃出門,籃子里是兩碗雞湯。
面已經和了,裴厭正在切筍絲,晚上這一頓只吃面太簡單了,好歹炒一碗菜配著。
等他送了東西回去就能搟面條子下鍋,雞湯面也簡單,雞湯和雞肉絲都是現成的,回頭燒滾了,煮了面澆上去就好。
籃子里有湯水,顧蘭時沒敢走得太快,等到家門口后,見院門開著,他直接進去,二黑今天被拴在后院,沒有搖著尾巴迎上來。
“娘!竹哥兒!”沒看見院里有人,他邊走邊喊。
“蘭時哥哥。”花惜霜匆匆從屋里跑出來。
顧蘭時笑道:“霜兒,你一個在家?我今兒燉了雞和筍子,盛了一碗你們和爹娘也嘗嘗。”
花惜霜連忙從他手里接過碗,一邊往灶房一邊不好意思道:“我和蘭瑜去河邊打草,不小心濕了鞋子和褲邊,就先回來換衣裳。”
顧蘭時沒有進灶房,站在門口說道:“如今天冷了,河水又冰涼涼的,是該回來換,那你先忙,我這就走了。”
“好好。”花惜霜送他出院門。
還沒走到老宅,路上碰到幾個村里老婦,見他提著的籃子上蓋了布,都問上哪里去,還提著籃子。
顧蘭時笑著說:“沒什么,串門子轉轉。”
他沒多言語,腳下走得也快了點兒,省得再被追問。
之前他總是給家里和阿奶送點吃的,菜蔬也好雞蛋也罷,去的勤了,村里人都知道,有當面說他和裴厭孝順的,他只笑笑沒放在心上。
只是有一次回家閑轉,見他大嫂和二嫂都在,人不但齊全,還帶了瓜菜什么的,堆在灶房里。
恰好隔壁桂花嬸子來串門,他娘樂呵呵直夸兩個兒媳孝順,劉桂花很有眼力見,附和著兩人一唱一和,直夸得張春花和李月喜笑顏開。
等人都走了后,苗秋蓮才和顧蘭時在屋里說了幾句,原來他常常往家里送東西,村里人都看在眼里,倒叫哥哥嫂嫂為難了。
村里有心眼實在的人,自然也有混嚼舌根的,不止婦人和夫郎,漢子里也有這種人。
有人當著顧蘭生顧蘭河面說人家裴厭和顧蘭時孝順,出嫁的雙兒和外姓兒婿,把他兩個做兒子的都比了下去,直叫兄弟倆臊的紅了臉,這不最近經常打發媳婦過來送東西。
可他兩家菜地不如顧蘭時和裴厭的大,養的雞更是比不上,一人還有兩個兒子要養,雖有房屋田地,日子還算過得去,只是再多的東西也拿不出來了。
顧蘭時聽完后恍然大悟,怪不得最近兩個哥哥不上他那邊拿菜了,原來是這么回事。
連他也為難起來,給爹娘送東西,不過是因為自己有,以前和裴厭一窮二白的時候,他總上家里拿吃的喝的。
如今菜和雞蛋什么的,東西多才給家里送,要是少,也只能先顧及自己,畢竟他爹娘多年來勤儉,還是有一點家底的,不愁沒飯吃。
回去后他告訴了裴厭,裴厭說一點心意,想送就去送,以后別張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