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裴厭拿了車上的竹筐往進走,臉上有著喜意,說:“樓里還要雞蛋,問我家里還有多少,我說三四百,掌柜的全要了,讓這會兒就送去。”
“全要了?”顧蘭時眼睛睜大,隨即皺起眉:“二百咱們應該有,三百有些懸,我記著大概數呢,哪兒有這么多。”
天冷以后,母雞下蛋逐漸少了,原先一兩天能下一個蛋,如今兩三天一個,也得虧他倆養的多,一天好歹有一二十個雞蛋能拾,再加上之前的,二百倒是有。
裴厭見他衣袖上沾了土,幫著拍打幾下,又把他頭發上幾片葉子取掉。
藤蔓長得高,拔的時候不可避免有些枯了的葉子會抖落。
顧蘭時自己看不見,因裴厭長得高,他不用低頭。
裴厭開口道:“說多一點,酒樓要的少咱們家里的就足夠了,要是說少了,不夠他們要的,他們還會找別人,我把這生意攬下,也不是亂說數,岳母那邊不是有雞蛋,還有兩個嫂嫂,都養了幾只母雞,再不夠的話,去伯父家里問問,總能湊夠數。”
苗秋蓮養雞也是為了下蛋去賣,之前兩次都是數好數,讓裴厭拉去鎮上,順道賣給酒樓,她和顧鐵山十分省心。
聽完,顧蘭時心里有了底,不再著急了。
第162章
灶房。
之前為方便運雞蛋,做了不少纏了稻草的竹片格子還有托底,木板托底和縫上去的篾片托底都有。
自己編的竹筐,圈數一樣,大小差不多,不過還是有一點細微差別,因此每個竹筐的雞蛋格子都是固定的,一來拿放雞蛋方便,二來也好計數,不用來回倒騰。
灶臺對面的墻角,放了幾個高矮不同的缸和甕,那邊離水缸和灶火都遠,又無窗子進風進雨,不是米缸面缸就是柴豆面和別的一些口糧。
顧蘭時提了兩個蛋筐進來,他身后緊跟著裴厭。
兩人來到角落,一個大肚甕上蓋著木板,取下后露出存放在里面的雞蛋。
雞蛋底下鋪了谷糠,下面還有幾層。
以前養雞不多,用竹籃和筐子放雞蛋,后來騰出一個大肚甕,能放的雞蛋多還不擔心不小心碰倒,畢竟一個大肚甕本身就挺沉的。
“今天的雞蛋我還沒去收,先把這些裝了。”顧蘭時說著,把兩個竹筐里的空格子都取了出來,只留最底下一層。
裴厭同樣如此,每個竹筐的格子都放在筐子旁邊,不怕弄混。
他倆一人站在大肚甕一邊,先從竹筐最底下一層格子開始裝雞蛋,裝完后把上面一層格子放回去,逐次裝滿。
大竹筐編了六個,一個能裝七十六個雞蛋,小竹筐是五個,一個筐能放四十八枚,數目都是定好的,不用現數。
“酒樓怎么一下子要這么多?”顧蘭時問道。
因大肚甕翁口較小,雞蛋又嬌貴,經不得磕碰,他倆一個拿完另一個才伸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