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蘭時笑著說:“阿奶,下回再趕著大集來,我也要磨磨銅鏡。”
磨鏡匠、補碗匠和貨郎一樣,都會走街串巷,鄉下也去,趕上了就不用往鎮上跑。
裴厭在茶葉攤前問價,因茶葉多,他隨手抓了一小把低頭輕聞,攤主很殷勤,說這是南邊來的好茶,又抓了一小把別的茶葉遞過來,讓他都看看聞聞,看喜歡哪個。
顧蘭時和方紅花過來,茶葉香氣和別的東西不一樣,聞著感覺很舒服,即便是干茶,這么多的量,站在跟前也是能聞到的。
“要買茶?”他問道。
裴厭把手里的一小把茶葉倒回去,在攤主的示意下,又看了看另外一種,說:“嗯,家里只有粗茶,也換換口。”
一聽價錢,顧蘭時沒言語,貴是貴,但他倆剛賺了一筆,犒勞犒勞也是應該的,少買點就行。
最后裴厭要了兩種茶,一樣濃的一樣淡的,各自稱了一錢銀子的,包起來不算太多,但足夠嘗鮮待客了。
三人在街上走走停停,看到賣秤桿的,顧蘭時一下子停住腳,轉頭說道:“要不買一桿大秤,稱豬稱糧食有的使,還有戥子。”
戥子最常用來稱銀錢,上回賣了蛇,那么多碎銀都是靠他倆用手掂掂,雖然大差不差,可有了戥子到底方便。
“好。”裴厭點點頭,上前拿起一桿大秤先看東西。
攤主聽見他倆的話,知道生意來了,笑著在旁邊說自己的東西都好,又拿起小戥子遞給方紅花,讓她細瞅瞅。
不一會兒,再往前走,裴厭手里就多了一桿大秤和一桿戥子。
今天太陽挺好的,隨著人流逛這么一陣子,三人身上都熱起來,甚至出了薄汗。
顧蘭時轉頭看向方紅花:“阿奶,餓不餓?要不咱們這就去吃飯。”
方紅花被太陽曬得瞇起眼睛,樂呵呵點頭:“好。”
于是裴厭就領著他倆往來福酒樓方向走,路上經過一些食攤飯館,今天有大集,人多,無論小攤還是館子,老板伙計都賣力吆喝,見吃飯的人多,臉上笑意更是不斷。
來福酒樓也是如此,裴厭和伙計認識,三人被引到一個空桌前坐下,伙計取下肩上布給擦了擦桌子,又給翻碗倒熱茶,問想吃什么。
裴厭開口道:“三碗羊肉湯。”
“好嘞。”伙計答應一聲,見旁邊桌吃完了,連忙撤下碗碟,端起往后廚走。
“阿奶,還想吃什么?”裴厭問道。
方紅花下過館子,大點的酒樓也吃過,一進來沒有半分怯場,知道酒樓里的東西貴,她笑著擺擺手:“又不是彌勒佛,肚子能有多大?吃一碗羊湯就足夠了。”
旁邊桌子被另一個伙計引了人來,三個漢子坐下后,要的也是羊肉湯,和他們一樣,一人一碗。
進來才多久,就新坐下好三四桌人,一半都是要羊肉湯的,可見生意有多好。
裴厭轉頭看看已經吃上的桌,心想頭一回帶夫郎和阿奶來酒樓吃飯,還是要一兩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