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這一回了?”顧蘭時把大竹筐抱出來,放在板車上問道。
裴厭進屋去拿小竹筐,順便拎起放在堂屋門后的一個雞籠,里頭有三只老母雞,是昨天從村里收的,今兒一齊帶去鎮上,他開口道:“嗯,年節前就這樣,這茬就算過去了,不用再操心,年后等過了十五再說。”
“行。”顧蘭時再次進來,把門后另一個竹籠兩手抬起,這個里頭是兩只老鴨,同樣是收來的。
幾只雞鴨再加上雞蛋,根本算不上多。
院里鏟出了一條路,顧蘭時跟在板車后面,也沒怎么幫忙推,路挺順的。
至于到了外面路上,毛驢和裴厭自會使力氣,無需他多操心,畢竟車上東西不沉。
車轍印隨著驢車走遠,在雪地上碾出兩條長長遠遠的痕跡,熟悉的路和方向,不知道走了多少遍,毛驢甚至不用人牽,就知道要去哪里。
高府后門,裴厭把驢車停下來,見小門關著,他上前拍了拍,不一會兒,有人從里面開了門。
“誰啊?”后門小廝雙手揣袖,因家中有事心里頭煩惱,詢問的語氣不怎么好,抬頭一看,認出是送雞蛋的,上次趙管事領著裴厭過來,他幫忙卸了雞蛋,自然記得,后來趙管事也吩咐了看后門的人,叫留神送雞蛋的。
輪班的另一人不在,他只能自己去廚房,于是說道:“先等著,我去喊廚子。”
“嗯。”裴厭點頭,心里沒什么感覺,做生意就是這樣,總能遇到說話不好聽的,他今兒目的是來賣雞蛋賺錢,錢到手就行,旁人語氣態度如何,其實沒多大關系。
很快,胖廚子來了,依舊一身酒味,問道:“多少雞蛋?”
“八十二枚。”裴厭說著,見一個系了襜衣的幫廚提著竹籃,他走到板車旁邊,把竹筐蓋子打開,又把最上面的稻草取走,見對方拿雞蛋不用他幫忙,于是沒再動手。
“今兒帶了幾只老母雞和老鴨,老兄看看?”他轉而向廚子說道。
冷風吹來,胖廚子搓搓臉頰,大步走來,自己動手從雞籠捉了一只老母雞出來,見挺肥的,問道:“多少錢?”
“市價,四十二文。”裴厭從另一個籠子抓出一只鴨子,示意他看,又說:“鴨子也是市價,四十六文。”
“各來兩只,后院還有,不過給年節多預備幾只。”廚子說道。
“行。”裴厭答應一聲,正好夠,各逮了兩只,直接用稻草纏住雞腳鴨腳,方便廚子和幫廚提進去。
雞蛋依舊是八文的價,有人賣到了九文,裴厭見高府給錢痛快,想長期攬住這門生意,哪怕只冬天來送,也能掙不少,就沒提價,而且八文對他和顧蘭時來說,已經是高價了。
雞蛋六百五十六文,兩只母雞八十四文,兩只鴨子九十二文,攏共八百三十二文錢。
接過碎銀和銅板,裴厭眼里帶了一點笑意,問道:“老兄,年后府里還要雞蛋嗎?”
十五元宵過后,正月才過一半,天冷,雞蛋依然少,廚子見他詢問,就知道雞蛋長期都有,不用他費心踅摸,哪有不愿意的,開口道:“到時候前來問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