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一百八十來斤的肥豬,各自得了二兩二錢左右,因豬市各種人聲豬叫,還是拾糞的人到處穿插游走,他倆賣完后沒有耽誤,牽著毛驢又出去了。
顧蘭瑜興奮又高興,問道:“厭哥,花二哥在的那個鄭宅在哪里?”
裴厭指著南邊,說:“城南,好幾家大府宅,咱們出城,不順路。”
顧蘭瑜不過問問,沒真想過去,又不認識什么姓鄭的,只是好奇罷了,他大概知道城南那邊,市集少,沒有東邊和西邊熱鬧。
板車輕了,毛驢腳下變得輕快,蹄子嗒吧嗒吧的,人也不用擔心豬在后面怎么樣,他一邊跟著走,一邊只當瞎逛,哪怕光是看看,都覺得繁華興盛。
出了城以后,熱鬧在后面越來越遠,耳畔才安靜下來。
裴厭看看天,太陽到了頭頂,熱辣辣曬著,帶的竹筒已經喝完,也餓了,想起顧蘭時的話,他同顧蘭瑜招呼一聲,到茶棚以后,停下吃喝了一頓。
正值飯時,茶棚生意不錯,鍋灶熱氣冒個不停,一家老少五口,忙著端碟拾包子,擦桌添水,腳下不曾停過。
老婦和媳婦在另一邊鍋灶后不斷和面切菜炒菜,茶棚做的都是些家常淡飯,葷腥很少見,多半人點一壺粗茶解渴,餓了再要幾個包子一碗米粥,手頭寬裕些的人會要兩個菜吃。
待吃飽喝足后,兩人才又往回走。
府城的路不知不覺就跑熟了,到了和花成方約定好的日子后,裴厭帶了四百雞蛋一大清早就出了門。
今天要去府城叫賣,不一定什么時候回來,因此他帶了幾個糙饅頭,白天有太陽,照樣能吃冷饅頭,顧蘭時又給他帶了兩個咸鴨蛋,囑咐他要是饅頭太干噎嗓子,就買碗熱乎乎的餛飩湯。
最近好幾個人來問顧蘭時收不收雞蛋,他都婉言拒了,話沒說死,萬一以后雞蛋不夠呢。
其實要是收雞蛋,按著鎮上的價錢來,再倒騰去府城,還能賺一點,只是今年秋后雞蛋多,得先緊著家里的雞蛋去賣,帶的太多要是賣不完,回來的路上還要再顛簸一次。
熟門熟路到了鄭宅后巷子,這回貴子在后門值守,他很快喊來了花成方。
裴厭照樣打開蛋筐先看了眼,碰壞的不多,才讓小廝把三個蛋筐搬進去,他提起一籃子青紅相間的棗笑道:“二哥,這是家里的棗,霜兒和狗兒讓給你帶的,底下還有些毛栗子和核桃,是我前天上山弄的,嘗嘗。”
小妹夫家院里有一棵大棗樹,花成方知道,笑著收下:“費心了。”
看見車上還有三個竹筐,他順嘴問道:“帶了東西?”
裴厭沒有隱瞞,直說道:“也是雞蛋,我想去城北和城西轉轉,近來攢的多一點,放久了不好。”
花成方一頓,一想也有道理,他想賺錢,卻不能擋了別人的路,再說了,往城北去離這里遠,裴厭想的還是周到。
怎么都是自己人,今兒還給帶了東西來,他提點道:“你往城西去的話,記得到桂花巷子去吆喝幾聲,桂花巷子還有金蘭巷子,前頭住的都是高門大戶,能住在府后頭的那幾戶人家,多半沾親帶故的,也都不缺錢,過去走走,說不定就碰上生意了。”
“行,多謝二哥。”裴厭記下他的話,自己對府城不熟悉,還真得聽聽這些。
照舊是五文錢的價,二百個雞蛋正好一兩銀子,花成方和之前一樣,痛快結清了。
這也是裴厭愿意和他搭伙做生意的一個緣由,不會找各種借口拖延給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