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心吃米糕,思索一下想起裴厭曾經跟他說的,裴家那個姑姑,不就嫁去了杏水村,裴厭還曾經找對方做了兩雙布鞋,但姑丈一家不愿跟裴厭來往,因此再沒去過。
他獨自想了一陣,和裴家姑姑從沒來往過,再說了,人家姓裴,和顧家又沒什么關系,便不再煩惱。
有竹哥兒哄星星玩兒,他脫鞋上了炕,靠坐在炕頭好歇歇。
沒多久,方金鳳走了,苗秋蓮進來看他們三個。
抱著胖外孫,苗秋蓮愛得什么似的,也就顧蘭時嫁的離家近,隨時都能見著。
“娘,怎么樣?”顧蘭時原本百無聊賴,一下子來了精神。
苗秋蓮摸摸外孫小腦瓜,說:“杏水村的,姓李,李姓在那邊是大戶,聽你金鳳嬸子說的那樣,家里挺好,兄弟姊妹都多,不是單薄的人家。”
“牛、騾子都有,田也多,回頭啊,我讓你爹去趟你大姑媽家,同你姑丈去打聽打聽,你大舅舅二舅舅那邊我再囑咐一下,多打聽幾遭,總沒錯。”
“竹哥兒還小呢,這剛踅摸,又不著急。”
“可不是。”顧蘭時附和道,心想確實,才十五歲,今年慢慢找,到明年定下,后年再嫁,來得及,他們家也算是殷實的人家,找個門當戶對的才是正理。
“前兩天你大嫂回娘家,倒是說村里有合適的,只是還沒找著機會去問問,今兒你嬸子就來了。”苗秋蓮邊說邊琢磨,又道:“還是得去張家村一趟,正好是你大嫂娘家,好打聽。”
就剩竹哥兒一個幺兒,她心里不舍得,自然要多比對比對,尋個最合適的。
而且之前經過林晉鵬的事,讓她和顧鐵山有了各種顧忌,他倆暗地里總會合計合計小兒子的親事,可每列出一家,心里都打嘀咕,生怕再遇著個人面獸心的。
這話她沒有當著顧蘭時的面兒說,也從不在家里小輩面前提起,畢竟是件鬧心的丑事,只和顧鐵山念叨唾罵幾句。
顧蘭時又笑著去看竹哥兒,竹哥兒輕哼一聲掩飾羞窘,扭過臉的架勢倒和星星有點像。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風變涼,秋到了。
竹哥兒的親事還在踅摸、思慮,顧蘭時和裴厭今年新養的小母雞下蛋了。
今年養雞越發順手,沒事就趕出來在外面抓蟲吃草,還給砸河螺挖地龍剁泥鰍,小母雞一個個養得圓滾咕嚕,肥肥壯壯的,下完蛋咯咯噠的叫聲中氣十足,聽著就像是下蛋好手。
比起公雞,小母雞的叫聲肯定嬌一些。
顧蘭時不說,裴厭伺候母雞十分盡心,養得壯他心里有了底,今年再挑三十只養在暖屋,下蛋不愁了。
至于那十九只公雞仔,如今剩下十只了,半大的小嫩雞要好吃一點,星星也能喝兩口嫩雞湯打打牙祭。
顧蘭時早就把十只公雞安排好了,每個月吃兩只,能吃五個月呢。
第239章
棗子蒂部有了一點紅,顧蘭時拽下枝條,撿著有一點點紅色的棗子摘了兩個,用手帕擦擦就啃。
第一口沒啥滋味,棗兒也硬,明顯吃不得,他隨手丟在一旁。
第二個棗子還好點,有了一點甜味,沒有那么硬實,他塞進嘴里咔嚓咬,又在樹下轉一圈。
比起別的果樹,棗樹結棗子快,今年結的挺繁盛,一顆顆掛在枝頭隨風擺,就是樹還小,枝干就那么些,再長一些年頭才能成大樹。
顧蘭時心知還沒到吃棗的時候,不再亂摘糟蹋了。
他這棵看看那棵瞅瞅,心想幸好有五棵樹,今年怎么都能打一麻袋多棗子,說不定有兩麻袋呢,往后就不用上家里要棗吃了。
周大良拉著一車草進門,后頭劉大鵝背著竹筐,筐里是特意挑的嫩野菜。
“劉哥,野菜放灶房門口就成,我等會兒再拾掇。”顧蘭時道。
“嗯嗯。”劉大鵝悶著點頭,也沒有去看顧蘭時,只連聲答應,太陽在頭頂,他倆瞇著眼擦汗,一路進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