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門同樣是新做的,為牛車驢車好進出,較為寬敞。
星星重,一路抱回去吃力,好在今天沒有耍賴不想走,顧蘭時松一口氣,歡歡喜喜領兒子回后山。
他家宅子明顯闊氣些,新房新屋,小河村多少人路過時都看一眼,除了自家人,有的是背地里眼紅的。
方紅花不說,顧鐵山和苗秋蓮可謂是揚眉吐氣,走路都帶風。
當初裴厭窮,后山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即便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住,看起來那么破舊,而且名聲也不怎么好。
村里一些碎嘴子不敢明面上說什么,可對顧蘭時嫁了個窮鬼活閻王,難免有些風言風語,還有幸災樂禍的。
如今新宅子蓋起來,那么敞亮闊氣,打眼一看,青磚大瓦,誰都知道這得花不少錢,更能想到,顧蘭時的日子該有多好,連這樣大的宅子都蓋得起。
背地里幸災樂禍的人心里別提有多酸了,光是從門前路過看一眼,都眼紅牙酸的。
原先畏懼裴厭煞神一樣的脾氣,即便看不起對方是個窮鬼,也不敢當面有任何尖酸嘲諷。
背地里卻能笑話一下對方窮困潦倒,脾氣再大又能怎么樣,還不是窮得叮當響,心里頭便舒坦許多。
可如今,再也笑話不了了,自己的日子還沒人家好。
至于到處說閑話造是非,光是想想裴厭幾年間砍的手和手指,再眼紅的人都不敢當真張嘴。
一回到后山,見裴厭打了草回來,顧蘭時讓他看著星星,自己進灶房做飯。
箱柜缸甕等東西,后面添置,不急著住進去,慢慢來就好。
顧蘭時一邊切菜一邊忍不住又在心里想花掉的銀子。
攢了一百五十兩的家底,蓋房錢都從這里頭出的,沒有動過日子的那些錢。
昨晚他和裴厭算了算賬,還有七十兩,蓋這宅子,竟花了將近八十兩銀子。
盡管房子徹底落成后,他倆心里就有數了,但還是為這八十兩感到驚訝。
原先打算的,頂多花個六十兩,應該就夠了,莊稼人,哪有把全部家當都用來蓋房子的,能住就行,手里還是得攢些,不然日子都過不踏實。
顧蘭時大哥二哥蓋房,再加各種簡單置辦,頂了天就四十兩銀子,他倆花了這么多錢,不咋舌都不行。
大瓦不說,顧蘭生和顧蘭河也用了,畢竟青瓦比稻草更耐用。
他們的新宅子屋墻是磚墻,青磚是一筆,地界兒大,廂房偏房還有雜間,屋子多,各種用料自然更多。
火墻是請了人特地筑的,工匠使了手藝,錢肯定得出。
不過,錢確實花得多,可也能一眼看出來,比別家的宅院闊氣多了,要不然苗秋蓮和顧鐵山也不會如此舒眉展眼的,甚至有種出了一口惡氣的感覺。
他家蘭時和姑爺又沒做對不起那些人的事,竟叫他們在背地里嚼舌根,真是人善被人欺。
眼下好了,知道蘭哥兒和姑爺日子過得好,他倆也放心。
顧蘭時幾乎從不出門談論賺了多少錢,跟自家也鮮少提起,只是給家里拿拿菜拿拿雞蛋,讓家里人知道自己吃得好過得好就行了,偶爾提一嘴賣蛇的錢,意思狗兒和大哥二哥若不怕蛇的話,也能跟著裴厭一起上山抓,賺上個一筆,好養家糊口。
就連蓋房,裴厭也沒怎么透露預備了多錢,被問到時,用四五十兩的說辭含糊過去,而等到房子蓋起來,識趣的人也不會打聽那么細。
至于岳母岳丈,素來收斂低調,足夠放心,他倆詢問的時候,他才說了實話。
將近八十兩銀子花出去,手里還有七十兩,就算什么都不做,也夠好幾年生活,因此顧蘭時和裴厭都沒感到慌張,等到了冬天,又能賣高價雞蛋了。
這小生意平時看起來不大,辛勞奔波著,也養活了一家子,手里有貨,外頭有門路,便能穩穩當當過活。
“汪!”
聽到院里星星和狗較勁,互相汪汪叫,顧蘭時笑一下,高聲道:“星星,豬怎么叫的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