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見怪不怪的說道“像我平時在辦公室里辦公,有事才偶爾出門,應急指揮中心可是經常需要出外勤的,還得根據情況扮演不同的角色,混進不同的場合,像這些衣服,都是給他們準備的。”
經過楊主任的解釋,應玲瓏好像明白了。其實應急指揮中心下還細分有幾個部門,包括負責直接抓捕違規違法妖獸的外勤組、處理違法妖獸造成的不良公眾影響的宣傳組以及教育和改造妖獸的學習中心。
正說著,一群人帶著各種攝像設備呼嘯而過,楊主任認出了他們“是他們啊怎么到江余來了。”
他轉頭看向應玲瓏“你看過這個節目嗎走近真相,是我們妖管局總局下屬的節目組。”
聽到這個名字,應玲瓏覺得有些熟悉,好像看過這個節目組的節目,但印象不是特別深,黎丘山上沒什么信號,應玲瓏都是趁著下山時下載很多視頻到手機看,可能是偶爾看過這個節目。是一檔科普教育節目還是刑偵節目來著
楊主任興致勃勃的拿出手機,隨手打開了一期節目,正想幫忙解說,來了幾個人叫楊主任過去,他們要討論一些事情。
楊主任一把把手機塞到應玲瓏手里“應老板,你先看哈,我馬上就回來。”
應玲瓏坐到了一邊的長椅上,百無聊賴的開始看節目。
開頭的畫外音是個壓低的男聲“平凡的農家,詭異的神雞。在偏遠的漣壽村里,出現了一只日產蛋十枚以上的神雞。是動物進化,還是神雞顯靈多批專家來訪調查,眉頭緊鎖。”
他的語氣低沉中帶著驚異,短短幾句就調動起了觀眾的興趣。
記者采訪神雞的主人,一戶普通的農民夫婦。
“特別能吃,很嚇人,一只雞比俺們全家人吃的糧食還多嘞”
“蛋我們吃了,不一樣,和普通雞蛋不是一個味。俺這個腰腿不好,走不快,吃了神雞蛋以后都好了,你看,還能跑。”
鄰居也說“那個雞很威風的,下那么多蛋,身上的肉一點都不掉。不是神雞是什么,你見過一只母雞一天下十顆蛋的嗎俺是沒見過,聽都沒聽說過,讓你們專家來幫忙看看。”
據說,這戶村民發現家中的母雞是神雞,是在一個月前,更早的時候他們去大集上捉雞仔,養了一段時間發現,捉來的八只公雞里混了一只母雞。
都養大了,也不在乎什么抓錯或抓錯。等到母雞開始下蛋,這戶人家驚呆了,明明只有一只母雞,窩里竟然滿滿當當的生出了十幾顆蛋
把蛋撿走以后,第二天一看,還是十幾顆蛋
與此同時,他們發現食盆里的飼料消耗的特別快,于是從一天喂四次雞增加到了六次,飼料還是被吃的干干凈凈,其他公雞餓的咕咕叫,飼料都被神雞吃掉了。
最后每天需要的飼料已經達到了一個令人驚嘆的地步。
記者又去采訪村民。一個下田的大爺扛著鋤頭,言之鑿鑿道“俺們村的人都去看了,他家就一只母雞,每天都撿十幾個蛋,還往外賣呢,要是假的,上哪去找這么些雞蛋來”
一個洗衣服的大娘說“老多人來買神雞蛋了,隔壁村,還有那縣城里,都來人了,說能治病嘞。俺家俺家沒舍得買,不便宜唷。”
緊接著畫面轉向某蛋禽高產技術研究院,各路專家分析研究,討論理論上是否存在食用大量飼料,將食物轉化為產蛋量的高產母雞。
如果存在,能否用新的基因組編輯技術對普通母雞進行改造,保留這種高產特征。
還有的研究所對神雞蛋進行分析,實驗其是否有治病的療效。其中還穿插著這戶農民夫婦哽咽著不允許專家將神雞帶走檢驗,說和雞感情深厚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