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泠在一間學堂面前駐足。
學堂正門口,正立著一個牌匾,其上四個大字育青書院,赫然在目。步瞻說這是這條街巷的一間女子學堂,每至清晨,這里面便會傳來女童稚嫩的瑯瑯讀書聲,清脆悅耳,十分好聽。
聞言,姜泠的目光不禁放遠,似乎想要通過這一堵不高不矮的墻面,去看到另一頭鮮活的春天。
步瞻也循著她的目光望去。
二人并著肩,就立在育青書院之前。不知過了多久,姜泠耳邊再度傳來男人的聲音。
他說,在江南的這些年,一直默默關注著京都那邊的動向。
大事小事,風吹草動。
他坐在江南的庭院里,朝北遙望著京都。
他知道她做的所有事情。
知道她是如何執掌那朝政,如何打點著朝堂之中那連男子都覺得有些吃力的政事。他知道她為了大魏做了多少改革,又做了多少的犧牲。知曉她頒布的每一道懿旨、每一條法令,知道她是如何站在這座皇城之巔,為天下百姓做力所能及的事。
這么多年,她經歷了太
多風雨。
京城的風雨飄至江南,蒙至人心頭處,落了根,生了芽。
步瞻轉過頭。
他比姜泠要高上一個頭不止,于這一片金粉色的余暉之下,男人低下頭,直視著她那雙烏黑純澈的瞳眸。
即便是經受過了風雨的侵染,她的瞳眸依舊干凈、透亮,像是璀璨而又珍貴的星子,于這漫天的紅霞中閃著光亮。
男人認真凝望著她,由衷,道
“姜泠,你做得很好。”
“比我當時,要好上太多太多。”
先前他事政,雖是雷霆萬鈞,卻也總是一意孤行。
他太自信,自滿,甚至自負與自大,他做慣了那掌管人生死的上位者,性情變得冷漠寡淡。也正是在姜泠身上,他學到了何為謙卑,學到了何為柔軟之物,也能迸發出擎天的力量。
欲往回走時,天空逐漸開始滴雨。
江南多雨,這里的雨水卻是柔和而多情的。他并非像是西域那般狂風大作、傾盆瓢潑,這一場春雨慢悠悠地落下來,輕輕墜落在人的衣肩與發梢。步瞻撐開一柄骨傘橫在她頭上,牽著她往青衣巷的方向走,姜泠的目光放遠,忽爾落至一處。
是這里的女子商會。
見她這般神色,步瞻立即會了意,偏頭問她“要不要進去看看”
商會并不大,從門口往里面看,廳堂內都是女子。似乎是為了避嫌,步瞻只撐了傘,守在門口。
那群姑娘看上去個個精明能干,見了姜泠,也十分熱絡地圍上來。從前堂往里走,是大大小小的好幾個包間,隱隱有談論之聲從包間內傳來,被那一堵門墻隔著,讓人聽得不甚真切。
其中有人問姜泠,可否入了商行,是哪家商行的,還是這邊的散商。
姜泠一面看著四周,一面隨意應答。
那些女子聲音雖是細軟,聽上去卻十分有精神。見姜泠一直沉默寡言,對方也不慍怒,只當她本就話少。
她們一邊介紹著自家的商行,一邊又同姜泠講著朝廷大力扶持女子商會的政策。
說到后者,受朝廷所惠,眾人面上皆是笑容洋溢、神采飛揚。
她們定然想不到,如今眼前所站著的人,正是改變了她們這一生的人。
韞枝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