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在幾天后由自己口述,身邊的宮女執筆,給康熙寫了一封家書。
康熙拿到這封家書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了。
對于康熙來說,今年的好事兒真的很多,先是施瑯,設置臺灣府,屬于福建管轄。接著就是南巡的圓滿成功,讓他看到南邊雖然有人妄圖反清復明,但是也有很多百姓擁戴朝廷,就目前而言,清廷統治還很穩固,至于開放海禁那就屬于錦上添花的事兒了。
回程的時候路過山東,他特意去祭祀孔廟。
他就是在山東收到了太皇太后的信件。
康熙并沒有急著拆開看,而是問送信的人“宮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安好”
信使恭敬的回復“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子,并各位皇子皇女一切安好,各宮娘娘皆安,唯有皇貴妃小恙,宣太醫兩次。”
說完之后呈上抄錄好的太醫院脈案,康熙接過來看了看,還是老毛病,只不過藥量加大了,可見是沉疴難醫,心里嘆息一聲。
接著又看了太子的功課和上書房各位師傅對諸位皇子功課的批示,對于兒子們的教育他很上心,檢查皇子們課業的時候真的比的上他批奏折了,這一忙就到了齋戒沐浴的時間,只好把信放在一邊回頭再看。
其實在順治九年,向往漢學的順治皇帝“幸學釋奠”親自祭孔。到了康熙八年,康熙和順治一樣,也是親自“巡幸闕里”,到曲阜祭祀孔廟。
所謂的“闕里”是孔子當初講學的地方,也是孔子的故居,這里有孔廟,因為當初這里有兩塊石闕而得名。
康熙八年的時候,在齋戒一日后,康熙率領諸王、貝勒、貝子、公親自祭祀,至太學欞星門外降輦,由大成中門,步進先師位前,行二跪六叩頭禮。禮儀隆重,對孔氏更是禮遇有加。
這次康熙二十三年祭祀,比上一次更隆重。規定祭孔盛典應該使用祝文,祝文讀畢在跪處行三叩頭禮。同時增加大臣侍衛文武三品以上官員,以及當地官員,知府之上、武官副將以上全部參與祭祀。
三跪九叩頭禮,明顯高于京城文廟及其他地方的傳統祭孔儀式,成為歷代清帝闕里祭孔的專用儀式。康熙還題寫匾額“萬世師表”懸掛于大成殿。
歷朝歷代都有皇帝祭祀孔子,只有清朝最隆重,康熙越是隆重,越是說明滿人想從儒學這里得到所謂的正統,越是想得到儒學的支持,繼兒得到民心的支持。
他的這一番行為也確實有了收獲,一時間儒林稱贊,對滿清韃子的稱呼也蕩然無存。
八旗權貴和儒林大賢一時之間眉來眼去,似乎當年滿清入關的種種都不見了,歌功頌德之聲一大片。
在這種氣氛里,得意的康熙和群臣飲宴幾杯,回去后微醺之中拆開了太皇太后的信件。
信件上先說最近宮里都好,康熙已經問過信使了,接著往下看,太皇太后在信件上重點說了一下幾個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