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春園的夏天令人覺得快活多了,而且海棠的兩條小短腿跑的還很快,暢春園又足夠大,在哥哥們上學的時候,她帶著宮女跑遍她可以去的任何地方。
哥哥們上學之后,她只能找姐妹們玩兒,因為姐姐們年紀大,她們總把海棠當小孩子,海棠也和她們玩不到一起去,就找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十格格,但是十格格太小,又哭又鬧,海棠跟她玩了幾次就學會自己遛自己了。
這天中午她找了一處亭子,捧著胖臉趴在亭子的欄桿上望著面前的荷花忍不住嘆口氣。
裝小孩子久了她也很累的好嘛
和真正的小孩子處不到一起,和大孩子也玩不到一起,別看天天挺熱鬧的,真的好孤獨啊。
而且暢春園這里安安靜靜,別說這里了,宮里也是安安靜靜,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宮妃們不像是想象中那樣愛出門閑逛,不是轉個彎兒就能聽到某些人在一起說悄悄話,她們都安安靜靜的待在自己的屋子里,很少出門的啊,更沒有人在某處等著和皇上偶遇,更沒人在某處玩鬧吸引皇上關注
這個樣子怎么圍觀宮斗
海棠把胖臉放在欄桿上,想祖母和五哥了呢
香菊拿著一把蘇繡團扇給她扇著風,因為天熱,德妃怕她再跟去年一樣起一身的疹子,早早的給她淘換透氣的好料子做衣服,就怕再捂著她了。
風被扇在身上,她身上的衣服隨風飄起再落下,輕薄且輕盈。
香菊看她趴了好一會了,就問“格格,不是說去摘花嗎不去了”
“不去,想太后啦”
“太后娘娘等貴妃娘娘生了小阿哥才來呢。”
這幾日到鈕鈷祿貴妃臨產的時候了,太后本來該來了,但是看著貴妃要生了,就在宮里又住下了。宮里總要有個人能鎮著場面才行。
本來這個做法挺好的,康熙當時挺感動的,然而來給太后傳話的人傳的是太后的每一句話,太后的結尾是“都不用擔心,人生孩子和牛羊生崽都是一個道理,我能看好的。”
這令康熙哭笑不得好在都知道太后就是這樣的人,都知道在太后的心里,人和牛羊是等同的,太后也沒有輕賤人的意思,所以康熙還派人進宮謝了太后。
海棠懂太后留在宮里的原因,只說“沒意思,不熱鬧。”
香菊沒再說話,這暢春園可不是沒熱鬧看,就是不好跟格格說,畢竟佟妃,皇上,皇貴妃三個人的事兒讓大家看足了熱鬧,但是這事兒誰敢在背后嚼舌頭根子又不是活擰了
香菊一邊給海棠打扇,一邊放空思緒,自己在自己的腦子里八卦這場三角關系佟妃倒貼皇上,皇上倒貼皇貴妃,皇貴妃對皇上和佟妃都不待見眼神都沒給他們兩個一個而且皇上在皇貴妃哪兒吃了快一個月的閉門羹了。就這么一有空巴巴的跑過去看皇貴妃又被轟出來,讓人覺得男人就是賤
很神奇的是這三個人在糾纏的時候都沒有忘了自己該做的事兒。佟妃忙著端起溫和模樣和延禧宮的其他人打好關系,皇上忙著外面朝廷上的事情,皇貴妃忙著養病。
所以表面上看三個人誰都挺好的,可實際上暗潮涌動,佟妃是一舉一動都在模仿皇貴妃,皇上是自己吃盤菜都惦記皇貴妃,至于皇貴妃,香菊覺得她大概是喜歡園子里涼爽,是真的來這里避暑的香菊在心里面哀嚎,為什么格格這么小她年紀但凡再大一點,懂事了,這種事就可以講一講了。香茶又是個不愛聽熱鬧的,自己滿肚子的消息卻沒人分享,好難受呀
就在香菊走神八卦的時候,亭子里坐著幾個小太監正在打瞌睡,人說春困秋乏夏打盹,靜謐的午后打盹是常態,加上格格這會正趴著不亂跑,他們放心的睡著了。
這時候一陣靜鞭響起來,亭子里的人瞬間都清醒了。
西游記第十回里寫道“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水滸傳第五十三回寫著當日五更三點,道君皇帝升殿。凈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天子駕坐,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靜鞭,也稱作鳴鞭,鑾駕儀衛之警人用具。它被甩響,皇帝就在附近。
這是前湖和后湖之間橋上的涼亭,海棠對康熙出現在這里并不覺得意外,她只是不知道為什么要甩靜鞭,一般是大場合才會用,在暢春園這種避暑的園子應該用不到啊。
她從欄桿上起來,讓小太監出去看看“看汗阿瑪,在哪里”
其中一個小太監跑出亭子,一會回來了“格格,皇上在前湖的東邊,哪兒有很多大人在。”
看來是有事兒,海棠就說“避開。”
香菊趕緊抱著她,一群人急匆匆的撤了。
回到分給德妃的小院子里,德妃還在午睡,海棠就爬到德妃身邊躺下,沒一會就睡著了。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海棠被推醒,迷迷糊糊的起來,感覺眼睛睜不開,身子軟乎乎的還想躺下,就聽見德妃說“好閨女別睡了,太皇太后那里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