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商人點點頭“這,說起來都過去好幾代人了,人家也不是當初走商的商人了啊”
那是,佟家如今成了皇親國戚,普通權貴都不放在眼里了,更別說一個小商人,拿著當初的關系連門都進不去。
絲綢商人皺巴著臉,也說“是這個道理啊所以我也在發愁,想進他們家求的庇護,我家祖傳的家業就要送出去一半,我這心里”
漆器商人搖頭“老哥,我說句話不好聽,咱們既然今日坐一起了,也是有緣分,說的不好聽了你也別往心里去,你這一半家產老弟雖然不知道有多少,可是你拿一半是進不了門的,人家都不正眼看你。跟您說個例子,我們江南有一個富商,有多富呢,號稱半城,在前明他們家都是大戶人家,遇上了點事兒,求到佟家門上,您知道最后獻上多少家產嗎”
茶葉商人和絲綢商人趕緊趴桌子上,一副側耳聽的模樣,絲綢商人急不可耐的問“多少”
這個漆器商人看著康熙“金爺不想聽”
太子趕緊看康熙,康熙正給胖閨女喂水,看著胖閨女不喝了抬起頭才把杯子放在了桌上,笑著說“你一說半城我知道了,揚州的富商啊走私私鹽被揚州衙門盯上了,這家人就怕了,就去京里求到佟家門上,獻出了家產,全部”
太子立即問“鹽商逃了多少鹽稅”鹽商可以獻出家產給佟家,但是鹽稅必須交不管是佟家替他們交還是他們自己交,一個子兒都不能少了國庫的。
康熙看他一眼你現在就是一個商人的兒子,那么關心鹽稅干嘛
太子頓覺出言不謹慎,趕緊低下頭。
桌上的絲綢商人和茶葉商人倒吸一口冷氣,絲綢商人臉上更愁苦了“我這可是幾代人傳下的家業啊拿一半來孝敬不行嗎”
漆器商人就說“你拿了一半在人家看來不誠心,現在捧著家產獻給他們家的人多著呢,一半他們家的奴才都不放你進門。”
這人說完轉頭對著康熙笑到“金爺果然神通廣大,這種事兒都知道。”
那是曹寅干活得力,曹寅這會是蘇州織造,他眼皮子下面發生的事兒弄不清楚康熙也不會那么信任他。
康熙就笑著說“這事兒揚州的衙門已經知道了,江南廣場不少人都聽說了,我這也是從曹家人嘴里聽說的。”
漆器商人臉上的笑容更濃了,他言語和氣的問“您家和曹家的太夫人是親戚還是故交”
康熙拍拍海棠的小帽子“我們家小兒子的干娘是孫家這一輩的姑奶奶。”
孫嬤嬤確實是曹寅嫡母孫氏的侄女,嫁給了內務府一戶姓董的人家,孫嬤嬤有個兒子是海棠的奶哥哥,孫嬤嬤有時候是兩天有時候是五六天回一次家看兒子,海棠還跟孫嬤嬤說將來讓這個奶哥哥給自己提書包,孫嬤嬤回家后只說給兒子找了差事,將來在尚書房伺候主子,把她婆婆樂壞了。
一聽說是這層關系,漆器商人更熱情了“原來如此,金爺有這層關系能發大財啊,曹家的太夫人在皇上跟前很有面子,連帶的孫曹兩家都得了臉面,金爺該是聽說了吧,宮里有意讓孫家的人往廣州去,做粵海關監督。”
康熙笑著說“這事兒我也問了,謠傳,如今這好事各個王府都眼紅,不會輪到內務府。要是孫家能去粵海關當差我還用來這兒”
漆器商人點頭“說的也是,粵海關監督是個肥差啊,肥的流油那種能分的一厘的好處將來子孫吃喝不愁了。”
粵海關監督相當于海關的頭頭,躺著拿孝敬都能拿到手軟,自然是肥差。
康熙不想聊這些了,他說的多破綻也多,就問絲綢商人“你老兄打算怎么辦佟家的老兄弟都有權勢,想走大房的路子還是二房的路子”
這絲綢商人就說“您也說了都是權貴,大房有爵位,二房有娘娘,進誰家的門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