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對面的絲綢商人已經決定了不參與,這會兒正在跟大家告辭。
留下來的是那種很心動的,或者是決定要參與進去的。來此之前很多人都打聽過,說是海上生意風險很大。有海盜出沒也就算了,最大的威脅就是天氣,什么臺風龍吸水,碰上就是災難。可是風險越大,伴隨的收益也越大,香料,珍珠,玉石,甚至是糧食這些只要能運回來就能賣大錢。
康熙盤算了自己的內帑,覺得可以拿錢出來玩玩。
就跟兩個孩子說“爹的打算是拿出來一萬入股。”
太子想了想,點了點頭“這事兒聽爹的。”
海棠立即說“不能聽啊,他們說的天花亂墜,萬一是騙人的呢說是喬家在廣東家大業大,誰看見了而且這錢到了人家手里,人家說海上遇上臺風了,咱們能跑到海上去親眼看船是不是被臺風卷走爹,叫我說若是咱們控制不住這筆錢到底用在什么地方就不要盲目的扔進去,一萬雖然不多,但是咱們家沒一枚銅板是多余的”
海棠這話乍一聽很有道理,要真實做生意,這也是一種很穩健的投資態度,賺不了大錢也不會大虧。
可是康熙來這里根本不是為了投錢賺錢,他這是為了把釘子扎進廣州民間。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無論是盯著民間走向還是暗察反清復明,和喬家合作就能派遣金家的管事家丁來往于京師和廣州,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花幾萬塊錢買一個合情合理不令人設防的馬甲,在康熙看來很值。
康熙就跟兩個孩子說“我們一直在北邊做生意,可做生意的人太多了,南邊剛開了海禁,到時可以去闖一闖,做生意哪有不賠錢的,到時候派家中的奴才去廣州置辦一處房產,既能在那里做點小生意,又能得知那邊民風民俗,既賺了錢又長了見識,豈不美哉”
太子已經聽出這里面的意思了。
京城在北,龍興之地也在北。對南邊的控制就沒有對北邊控制的那么好,投錢做生意算是其中一個手段,賺不賺錢無所謂,能觀察廣州的局面就夠了。
太子連連點頭,海棠也明白了。
喬老爺來到這里,開始和這桌上的人攀談。
康熙剛才說拿一萬,如今聊了之后決定“這一萬喬老爺拿去用,您也知道我們家是做瓷器生意的,和官窯有點兒來往,我們家想借著您的船送一批瓷器出去,分成嘛再聊,您若是覺得合適,立即讓人送一批瓷器讓您查看,您覺得如何”
“有生意當然要做,和氣生財嘛對啦,您家在哪有窯口尊府在哪兒在下明日親自去府上拜訪,也想去窯口看看。”
看來做生意都很謹慎。
康熙沒那么多準備,他這個馬甲是臨時用的,哪里有那么多詳細準備
聽了哈哈一笑“喬老爺愿意光臨寒舍,無有不歡迎之理,就是明日老泰山過壽,要擺三天壽宴,做女婿的不能不去撐場面,四天后我送請柬到廣州會館,請喬老爺賞光。”
“一言為定”
太子和海棠無語的看著康熙您給您哪個岳父拜壽您那兩個岳父都已經嘎了過冥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