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太皇太后的血脈比您都著急,既然伯王他們都沒有說什么,更沒有請高僧,也沒有讓滿蒙藏的大喇嘛過來,這就證明事兒不嚴重。”
這么一說,讓太后覺得有道理,太后立即翻身躺倒“你這話提醒我了,要真的有些不對,他們肯定會給老祖宗祈福的。”
“是啊,
”海棠往太后那里蹭了蹭,
小聲的說“他們的老祖母病了,
難不成他們就表現的平平,都不表現出一點兒殷切越是殷勤的來問安越是能證明沒事兒。”裝也要裝出孝順模樣出來。
太后覺得有道理,但是太后又嘆了一口氣。
“前幾天老祖宗病了,把我叫過去,拉著我的手交代我。”說到這里,太后努力的回想了一番。“那意思我聽出來了,是想讓我在你汗阿瑪跟前多拉扯一下科爾沁,這真是高看我了。我哪有這本事呀要真是有事兒,我都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這真是絲毫不夸張,太后不過問外邊的事兒也確實是不知道怎么過問。一來是她生性敦厚善良,二來是她在宮里面住了這么久到現在都沒有融入權力核心,她也不知道權力是怎么運行,更不知道權力的游戲該怎么玩。
“難為我啊”
海棠也發愁,讓太后祖母去過問科爾沁和朝廷之間的關系,那也真的是趕鴨子上架。
“睡吧,那可能是老祖宗那幾天心里面想的多。如今她病好了,還拉著您交代這些事嗎”
那倒沒有
這么一說,太后瞬間高興了起來“我知道了,老祖宗不說這就是不讓我再接著干了。都在一個屋檐下這么久了,我能不能干他是知道的。”
隨后她就心甘情愿的認定老祖宗放她了一馬,整個人神采飛揚了起來。
她摟著海棠說“睡覺”
沒兩天,康熙就準備出門,他先是打算去轉一趟蒙古,最后在木蘭圍場秋獵,來和太后告辭的時候說“朕十月份必回京師,十一月奉老祖宗和您幸盛京。”
太后就說“你盡管去,宮里老小我看著呢。”
康熙就囑咐海棠“你在家老實點,不許鬧,要給祖母分憂。”
海棠立即領旨,和兄弟們一起把康熙送到了暢春園的大門處。
康熙走之前,令李光地為太子講書。
李光地是康熙九年中了進士,在平三藩這件事上出過力,也舉薦過施瑯,施瑯表現的很不錯,在康熙的眼里李光地功高勞苦,是個不可缺的肱骨之臣。不然也不會讓他給寶貝太子講書。
可是李光地有個把柄,是康熙不知道但是索額圖和明珠都知道的。
李光地曾經回鄉守父孝的時候正是平三藩的時候,當時耿精忠的叛軍就在他們家鄉附近,眼看著要有兵禍,李光地立即請自己的叔父去他的同年陳夢雷家里探聽虛實,并且兩個人合寫了一本奏章敘述破敵之法,然而李光地卻貪了功勞,獨自署名把奏章用蠟封印秘密送到了京師。
康熙看后覺得李光地有才華還忠心,對他印象極好。還覺得他是個領兵之才,將他的名字放入領兵大將的名冊中,因為這奏折,李光地從此仕途平順。
而陳夢雷就倒霉多了,輾轉流落到了叛軍中,耿精忠兵敗后,陳夢雷被押送到京城等待判決,在一干昔日同僚的幫助下,陳夢雷免除一死被發配戍邊。
李光地因為這件事,被索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