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可能,好人在官場混不下去靳輔就是和這些人格格不入才被針對,他不貪,貪的人就會視他如仇寇。”
三個哥哥看著她,四阿哥說“難道官場就他靳輔是一個好人,公道自在人心,我就不信官場都是些庸俗無能且自私自利之輩。”
海棠嘆口氣“這話您先記著,咱們二十年后再說。”
再說就再說,四阿哥覺得天下還是好官多的。
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出來,靳輔被革職,另選他人去河道衙門上任。
影響康熙做出這種決斷的就是明珠。太子因此對明珠十分厭惡,索額圖再在太子面前罵明珠的時候,太子就再沒攔著了。
同時康熙再次召見了內務府,讓內務府核算一下,皇子們開府的時候該給多少安家的銀子。
康熙揉著太陽穴對幾個內務府大臣說“就是民間做阿瑪的給兒子分家,也不能讓兒子光屁股出門,家里的鍋碗瓢盆分他一些,糧食讓他背走一些,總要把剛開始那陣子最難的日子過下去才行。到了朕這里,大阿哥分出去單過,除了府邸、奴仆、俸祿這些,也該給他點銀子,讓他前幾年的日子過的松快點。”
這些大臣們紛紛對視,最后找了個理由說是回去核算一下內務府的存銀,跪安了。
這幾個人在路上盤算,給的少了不行,皇上就不樂意,給的多了還是那句話,皇上的兒子多啊
一人如果是十萬兩,除了太子不用這筆錢,那么這十三位爺就是一百三十萬兩。
問題是一人十萬兩能把事兒辦了嗎
不一定,他們覺得給的多,但是皇上覺得給的少。
和這事兒一比,蓋房子的事兒真不是大事兒了
蓋房子才花多少錢撐死了不到十萬,大家還可以從里面弄點油水,可是給的安家銀子是真金白銀的拿出去了啊。
一群人看著明珠,都指望明珠拿主意呢。明珠心里有了辦法,他不想披掛上陣,立即找到了一張好牌。
對凌普說“這事兒是皇家的事兒,皇上剛才也說了,這是分家啊,說白了錢是從太子爺的口袋到了各位爺的口袋,都是親兄弟,肥水不流外人田。各位不必多想,不如回去點點庫存,每個爺給二十萬兩,如何”
說完笑著走了,凌普比自己的錢被人家拿走都難受。
是啊,這都是挖太子爺的墻角啊
凌普再也坐不住了,決定要給太子爺守好錢袋子。他左右一想,跟同僚們說“不如讓戶部出錢,咱們蓋房”
這會內務府的官員們紛紛表示“蓋房好啊,蓋房子咱們是拿手的,那暢春園就是咱們蓋的啊大阿哥畢竟是小主子,哪能讓小主子出去住破房子,這房子咱們內務府蓋了”
面對著內務府再次扔過來的黑鍋,兩位戶部尚書還是沒甩掉。康熙最終給兒子們定的安家銀子是二十三萬兩。
也就是說戶部要出十三個二十三萬兩,也不多,攏共也就是二百九十九萬兩。
靳輔修河十年,才花了三百萬兩銀子。修河這種事不能說是利在千秋,也能說是功在當代。然而皇家對皇子的安置銀子,就比修河的銀子拿的還多。
兩位戶部尚書對坐著,欲哭無淚。
但是又都慫,年前還能去皇帝跟前哭一場鬧一鬧,現在就是默默忍受。
不過很快徐潮就解脫了,他母親去世了,他要回去給母親守孝,三年內都不會出現在京城。
草長鶯飛的三月,康熙帶著一家老小提前到了暢春園。
這時候德妃也出了月子,她的身體到現在也沒完全恢復,哪怕是有乳母照顧孩子不用她太操心,十年內生育六胎,對她而言真的是及其辛苦。加上年紀大了,恢復的慢,她真的露出了一些老態。
青春在她身上徹底沒了痕跡,哪怕是不愿意承認,她這會真的比不過比她年齡小的人,不說章貴人這種青春貌美的貴人,就是和她年紀差不多的宜妃她都比不過。
自從生了十四到現在,德妃是一次都沒見過康熙。雖然有賞賜送來,但是不見君王面,對于后宮女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德妃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