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帶著十一阿哥洗了手,十一阿哥非要讓姐姐背著,不背著就不走,海棠就只能背著他回湖邊吃飯。
吃飯的地方就在后湖的湖邊,這里鋪著磚石種著花草,此時臨水用餐,看著后湖的湖水只覺得心曠神怡,因此康熙的心情很好。
等兩個孩子來了之后,太后坐上位,康熙和海棠一左一右。十一阿哥就鬧著要貼著太后吃飯,坐在靠海棠的一側,海棠就幫著太后照顧十一阿哥,時不時的夾菜投喂他。
這時候有太監跑很快前來送信,梁九功拿到之后沒敢停留,直接送到了康熙身邊。
康熙接過來看了一眼,臉上很平靜,跟梁九功說“召集大臣和諸王去九經三事殿等著,朕陪著太后用完膳就去。”
梁九功應了一聲,退了幾步撒丫子跑了。
海棠嚼著飯菜,看出來梁九功略有失態,這很新鮮啊,梁九功很少有失態的時候,以往幾次都是他獲罪磕頭求饒,這種因為別的事兒失態是海棠第一次見。
康熙把信裝起來塞到了自己的袖子里,提筷子接著用餐。
海棠想了想就沒問,仍舊接著喂十一阿哥。十一阿哥的小手指著飯菜,傲嬌的讓姐姐夾他愛吃的菜。
太后就說“讓他自己吃吧,你別管他,這也不小了,十一,你是個大小伙子嗎是個小伙子就別讓姐姐喂你。”
十一阿哥小聲撒嬌“就這一次。”
太后不同意“你下次還這么說,不能這樣,你長大了怎么辦不夾菜你就不吃了嗎”然后對海棠說“把筷子給他,又不是不會用,人要惜福,要不然享福就享成了罪過。”
康熙是很認可嫡母的教育方式,雖然太后也溺愛孩子,為了孩子有的時候也不講理。但是太后教的孩子都是厚道人,干不出飛揚跋扈的事兒來。拿老五來說,那就是心地善良的好孩子,海棠也是這樣,兄妹兩從來不作踐人。
果然十一阿哥見祖母不同意,自己拿筷子夾菜自己吃飯。
康熙就親自給太后盛湯,說“還是皇額娘有辦法,能料理這些小的,在您跟前他們個個服服帖帖。”
太后不同意他這么說“不能這么說,也有那不聽話的。我就能管著他們的吃喝,將來他們走什么路,得什么樣的教養,還是要你這做阿瑪的操心。”
康熙笑著說“這也沒什么可操心的,太子一直都挺好,這些孩子要么是文官要么是武將,都是要拱衛太子的。拿老大來說,他成親了之后就不能再是往日的模樣了,日后也是兒女媳婦一家子,他總要給他自己和兒女打算,好在有一把子力氣,將來給太子出生入死,效仿前人弄個世襲罔替的爵位,這一輩子盡夠了。”
太后點頭,大家都是這樣想的,這些皇子們將來都要拱衛太子,皇子們的人生目標就是弄到手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
海棠這時候就插話“我也有一把子力氣,我也能弄個世襲罔替的爵位。”
康熙笑著沒說話。
太后就說“瞧你,人小心不小,快吃你的飯。”
海棠一邊給自己盛湯一邊說“您別小看人,您身邊的棠棠也有燕然勒功的那一天。”
太后問“什么是燕然勒功”
海棠解釋“說是以前一個叫做竇憲的大將軍打敗了匈奴,在燕然山上刻石記功,這就是燕然勒功。”
太后哦了一聲“打敗了匈奴啊那燕然山現在還有沒有啊”
“有啊就是杭愛山,現在叫做杭愛山。”
“你說這個山我就知道了,那不就是在喀爾喀部附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