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德妃看來,十一格格的道行比起海棠來還是差了不少。德妃就很得意“十一格格是挺活潑的,可惜碰上你姐姐珠玉在前,反而處處顯不出她來了。”
“為什么這么說”
德妃一指頭戳在桂枝的額頭上“我前幾日罵你,你還記得為什么嗎”
“因為我躺著吃點心,不就是掉了點心渣子嗎”
“我當時罵你是因為你掉了點心渣子”
“嬤嬤們是這么說的,說下次不能躺著吃了,還說好孩子除了大病,都是要坐著吃才行。難道不是”
“我可沒見你姐姐躺著吃東西,還吃的掉了一炕的酥皮。你是只見過她躺著,你姐姐躺著就是躺著,吃東西就規規矩矩的吃東西,可不會躺著吃東西。她做事兒都是做的恰到好處,明知道歪著不合規矩,但是我就是舍不得罵她,而你歪著我只想罵你
這里面就牽扯到如何把握一個度,你姐姐最會的就是拿捏分寸。
我拿著你愛吃的豆沙餡舉例子,你姐姐是那種甜而不膩的餡兒,吃的多了不覺的膩,這次吃了下次還想吃,吃一次就能記住。而十一格格就是那第一口很合適,再吃第二口就覺得膩的那種。
這個度很難把握,我一直以來謹小慎微,不敢有一點出眾,就是因為我不會把握出眾后的度,我就怕出頭的椽子先爛。你姐姐會的我教不了你,我只能教給你我會的,就是怎么做才不出錯。”
德妃帶著桂枝在去了暢春園后,給桂枝做了很多示范。
比如說德妃覺得四阿哥如今也該學著當差辦事兒了,可是康熙不安排怎么辦
她就跟四阿哥說“你妹妹不在京城,她的王府你要去看看才行,免得有人在看不見的地方搪塞,要不然住進去年就要返修。”
跟來看孩子的康熙說“四阿哥也大了,臣妾想著這也是個半大的孩子了,也該使喚他了,不如讓他沒事了去海棠的王府瞧瞧,也不是當監工什么的,而是去看看,也知道事兒是怎么辦的。先觀
摩一番,預備著將來使喚的時候順手。”
康熙就說“你這話說的對,也該給他安排點事兒了,這事兒不大不小,正合適,而且是棠兒的府邸,他做哥哥的過問工期正合適。就讓他跟內務府的官兒在王府里多跑幾趟吧。”
德妃達到了目的,心里歡喜,就問起海棠的近況。
康熙就說“她手里有鹽池,川藏康幾處的商隊和陜西的百姓去換鹽,她也不難為人家,人家無論帶什么去都收下,還多贈送一些,十分和氣。”
德妃就給海棠臉上貼金“咱們孩子從小就是心善的孩子。”
康熙笑了笑,海棠心善要看著對誰了,她已經自己學會用鹽池控制周圍幾地了,要是人家和她好好的做鄰居,她比菩薩還心善,比觀音還救苦救難,要是跟她玩心眼,她也是個殺伐果斷的人。
有句話說響鼓不用重錘。海棠就是那響鼓,很多時候一點就透,甚至是不點撥她,她自己都能找到辦法。
德妃生了幾個孩子,老四太端正了,老六可愛,就是身體不好,桂枝這孩子更別說她是德妃這幾個孩子里面資質最差的一個,要是七格格能活下來,康熙就覺得七格格再笨也比桂枝強。除了海棠,讓康熙覺得可以雕琢的就是十四了。
可惜十四年紀小,為人聰明又有孝心,淘氣了點,可是男孩子都淘氣。
康熙對德妃說“別拘束十四,讓他多跑著玩兒,只要跑的多吃的多身體才能好。”
德妃一口應了,坐在這個院子里看著門口的時候她甚至有種錯覺,似乎下一刻胖胖的海棠滾了一身泥回來了,臟兮兮的手里舉著一跟孔雀尾羽要獻寶。
德妃嘆口氣,跟康熙說“住在這個院子里,年年夏天都想似,臣妾的腦子還停在好幾年前剛搬來的時候,老四老六在下午放學領著狗來請安,海棠那泥猴子也不知道去哪兒撒野了,回來的時候蓬頭垢面,把臣妾氣的心口疼。如今都一轉眼長大了,回想起來真是令人唏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