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是十分不舍,拉著海棠的手掉了幾次淚,絮絮叨叨的囑咐了很多,直到宮女再二催促才放海棠走。
海棠摸摸十二十四的腦袋,讓他們在家里乖一點,隨后離開了永和宮。十四就拉著十二追著海棠去乾清宮,康熙帶著大阿哥,太子,二阿哥和四阿哥等好一會了。
康熙看著海棠一身男裝,英姿勃勃的站在面前,問“行李都帶好了”
海棠點頭“都帶的有。”
囑咐的話前幾天就說過了,康熙沒再說。
大阿哥就說“妹妹,一路多照顧自己。”
海棠謝了他的關心。
太子說“到那里便宜行事,記得常常寫信回來,汗阿瑪已經改革了蒙古驛站,信比以前送的更快了,有事兒沒事兒記得往家里寫信。”
海棠應了一聲。
二阿哥說“保重。”
海棠就說“可惜妹妹上半年不在京中,不能參加二哥的婚禮,提前祝二哥和二嫂子百年好合。”
二阿哥就羞澀的笑起來。
四阿哥一肚子話要說,最后只憋出一句“早點回來,年底哥哥還去城外接你。”
海棠應了一聲。
康熙叫了鄂倫岱進來囑咐了一遍,鄂倫岱帶著一部分火器營將士和制作火器的戴梓去青海。海棠說這次帶的東西多行動要慢,就是帶著一堆火器營的東西。除此之外,康熙又給海棠調撥了五千人加強駐軍力量。
一行人從京城出來,日夜不停,在五十多天后到了青海的草場,鄂倫岱領著火器營很快駐扎了下來,開始在各處找礦制作火器和火器藥。
海棠就開始巡視整個青海,她發現過了一個年,來這里的流民更多了,都是川陜等地的漢民。青海的官員開始收攏他們,給他們安排地方開荒種地,官府種子和耕牛,有收成了要還上種子和付出一成的收入給牛當飼料。
隨著這些流民的聚攏,很快就產生了各種市場,蓋房子要有磚,有人有燒磚的手藝,領著同鄉或者是收一些徒弟開始燒磚瓦來賣。也有那會打鐵的鐵匠開始打造鋤頭鐮刀菜刀剪子擺攤,會給人看病的大夫也開始坐堂問診。這處地方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到秋季的時候,海棠再去巡視這里,當地的官員很自豪的說“漢民比滿蒙牧民多多了。”
這對于草場上放牧的牧民來說,生活也方便了很多,他們拿小羊羔和這些漢人換糧食和布匹,拿羊皮換棉花。甚至有人找到海棠商量,雇傭這些漢民在冬天沒下雪的時候去草場割草儲存起來喂羊。
等到秋季有漢民家的女孩嫁到蒙古牧民家里的時候,海棠發現各族已經悄無聲息的融合了起來,只要公正客觀,不欺壓,不蓄意挑起爭端,大家彼此真的相安無事。
北方的秋天冷的早,而且今年四阿哥要成親,海棠也想早點回去。
所以她打算和去年一樣,在各處巡視完了就回京城。
去年巡視的很快,是因為去年人少,匆匆的看一眼就行了。今年就慢了,今年人口從幾萬一下子到了十幾萬,這里面很多是被遷徙來的滿人和失去了土地的漢人。彼此住在一起很難不起矛盾。
滿人不吃狗肉,漢人是吃的,因為這個滿人看不慣漢人,結果這群人就舉報有些漢人讓家里的女孩纏腳。
海棠曾二令五申不許青海境內的女子纏足,理由也說了,纏足影響骨頭發育,不利于生產更不利于全民動員起來作戰。勒令所有的女子放足,針對這種陋習規定了處罰辦法,最嚴重的是全家逐出青海。
本來逃難來的女性是沒有纏足的,要是纏足了也走不到這荒涼的青海。可是一旦安定下來,收了一兩次莊稼后,眼看著可以在這里安居了,那種陳規陋習開始影響著一些人,有些人多收了二五斗糧食就覺得能學學鄉紳老爺們了,開始講究起來,要給家里樹立所謂的門面,給女孩纏足了。
一旦舉報官府自然處理,罰了幾次后,有的人實在是心疼糧食就給女孩放足了,有的還執迷不悟,被官府再二警告后給趕了出去。
這些人自然不想離開青海,有的人就把纏足了女孩送給當地的官員換取留在青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