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自己夠耿直了,沒想到妹妹比自己更耿直這么做沒一點好處
海棠說“我知道,比起核查天下土地,先八旗再北方最后南方這樣一步步進行比直接宣布核查要容易。”
四阿哥問“必須要核查嗎八旗的事兒只要推行京旗回屯就能解決。”關外有大片土地,讓滿人回去耕種既能解決八旗問題,還能使關外的土地有產出,總比荒著強。
海棠不止是為了八旗生計,而是為慢慢施行工業化做準備,第一步就是核查天下人口和土地,這一步沒有做,壓根沒法談工業化。當然工業化是個很慢的過程,從蒸汽機到火車,可能海棠一輩子都看不到完成的那一刻。只要紡紗機紡織出一匹布,總有人會看到它的優點,而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碰撞總有
人流離失所,為了這些新時代的流民,提前做好安置措施也是有必要的。
海棠點頭,嘴里說“八旗之事不能糊弄,這是根基。”
四阿哥承認這話說的對,他說“八旗確實是根基,然而積重難返,多少王府多少權貴都在盯著土地,前者是族人后者是功臣,想把事兒辦了,難啊你又長年不在京中,他們想糊弄你是很容易的。若是把事兒交給大臣,又有幾個人敢挑這個大梁呢到時候你一番苦心都白費了,罷了,這事兒你別管了,哥哥替你去做。”
海棠看著他。
四阿哥說“難事總要有人做,惡人也總要有人當才行啊。哥哥不在意什么,反正我和大伙也沒那么深厚的感情,鬧起來也沒那么多不舍。”
海棠覺得惡事不能讓四哥一個人做了,就說“四哥,這事兒是我提的,我先做,我走了你再接著做,回頭挨罵咱們一起聽著。”
四阿哥笑起來“行啊”
宮里面,太子抱著他的第二個兒子來到康熙跟前,把小胖子遞給了康熙,嘴里說“來,給皇瑪法問好。”
這孩子口齒不清的說“瑪發嚎”
康熙笑著說“這孩子聰明”
康熙一邊摟著孫子,一邊問太子“怎么沒去你妹妹的府邸里玩兒她沒請你”
太子說“請了,是兒子想著沒去大哥家里,去妹妹家里就顯得厚此薄彼了,也就沒去。”
康熙就說“你這幾個兄弟,老四和老七都是辦事的能臣,你妹妹將來是你的左膀右臂,老九和老十雖然鬧了不少笑話,也都是實誠人,回頭你對他們好一分,他們必然還你十分。下面幾個小的,十四聰慧,十二別看不說話,是個有本事的,十三就更不用說了,將來就是有天大的事兒,你們兄弟們商量著就能辦了。”
太子明白他這是什么意思,卻覺得心里苦澀,弟弟們各個不聽話,又管教不了,只能嘴里連連稱是。
康熙覺得如何察納雅言已經教過他了,這方面不需要再講,就提醒他“你今年多和你四弟七弟說說話,回頭多聊聊,有事兒也派給他們一些,領著他們把活兒干了。”
太子應了下來。
他心里覺得汗阿瑪這主意也不錯,老七好說,老四背后還有老六和九妹妹,德妃一系是老四說了算,只要老四倒在自己這邊,老大那里就算是有老八幫忙也不足為懼。
他立即說“明兒兒子就請幾位弟弟來喝酒,如今過年閑著沒事兒,天氣又冷,不如圍爐閑聊。”
康熙覺得孺子可教,以為他在慎重的對待弟弟們,滿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