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面面相覷。
蘇培盛看他們大眼瞪小眼就沒搭理他們,又進去伺候筆墨。四阿哥這封信比剛才給康熙寫的二十多頁的信更有素材。妹妹這十幾年的人生隨便回憶一下就能寫出一本書來,所以他這封信寫了足足三十五頁。收筆的時候意猶未盡,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信封里面只能裝這么多了,已經到極限了。
這個時候都已經是深夜了,興奮得四阿哥睡不著,又趁著這股興奮勁兒給六阿哥寫了封信。
直到天亮,他桌子邊兒多了好幾個鼓鼓囊囊的大信封,再加上他給其他人寫的信,傳信的人背了一大包回到京城。
太子一看,老四怎么寫了這么多
他第一反應是關外的那些人把老四給惹著了,這是要告狀。
太子也不會做出那種查看弟弟信件的沒品事兒。就只能把熟悉關外事情的人叫來,問道“是不是有人給老四使絆子了,要不是把人給逼急了,也不會鬧出這事兒來”
太子一指信封堆,這些全是一個人寫的,特別是給皇上的,那信封都被撐圓了。
在場的官員看到之后都沉默了。
也有人給四阿哥下絆子,不可能不下絆子,可是那位爺化解了啊難道還不解氣,非要痛打落水狗
人怎么能小心眼到這地步
索額圖給太子出主意“不如派個人去幫忙先看看到底是怎么了這事總要有個了結的時候呀”
這話一說,在場的諸位都忍不住心有戚戚焉地點了點頭。朝廷這么大,國土這么大,四貝勒怎么就總是逮著那一片地方來回犁地給那片地方的官員一條生路吧,再這么下去,要么是四爺瘋要么是他們瘋,總要瘋一方才算結束
這鼓鼓囊囊的大信封送到康熙跟前的時候,康熙帶著一家老小已經回程了。
信是漕運衙門的人送上來的,康熙看了這一堆信也沉默了一回。
他壓根沒往四阿哥話癆的份上想,心里的想法是這才幾十年,難道關外的事情已經糜爛到需要用這么多信紙才能說明白的地步了。
頓時抱著一種不殺幾個人不足以震懾官場的心情拆開了最大的一封,結果是四阿哥在回憶小時候和妹妹相處,當然其中也夾雜著其他弟弟妹妹,關鍵是四阿哥從他看到妹妹第一眼開始寫,寫的也挺感人的,問題是寫了這么多張紙,才寫到了四歲
康熙此時壓根沒法說自己的心情,他不是那感性的人,反復地看了兩遍之后,雖然勾起了他很多美好的回憶,還是忍不住想從字里行間里面找出他兒子想傳達出的意思。找了半天之后又用了各種排除法,康熙覺得老四大概是想給他妹妹要幾支人參
要人參你說呀兩句話的事兒你愣是寫了三十多張紙,浪費了你老阿瑪半個下午這半個下午能干多少事你知道嗎
這倒霉孩子
康熙就不想看剩下的那封信了,但是又擔心錯過什么重要信息,只能在心里面對著四阿哥一邊嫌棄一邊拆信。
這封信才是康熙想看到的,他也擅長從字里行間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對的這封信反復讀了半個下午,覺得自己總要找機會再回一趟關外,至于最近一兩年,讓盛京將軍帶著盛京官員到木蘭來
同時他也給四阿哥了一封回信隨盛京官員來木蘭覲見,所有的事情在動身前往木蘭之前做完。
回來吧你再這么下去,朕怕你們中間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