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想了又想,隨后跟太子說“你聽聽你兄弟妹妹怎么說老大呢剛才不是想說嗎說吧。”
大阿哥就說“您問的是遠慮和近憂。遠慮兒子和太子想的一樣,是長治久安,是人丁日繁。至于近憂,眼下那些當官的說是太平盛世,盛世不盛世兒子不知道,但是絕非太平每年,是每年,都有人起事,多集中在大山中,云貴川湘是最多的,不是苗人就是黎人,再或者是彝人。
還有一些別的地方的百姓,非說自己得了天命,帶著幾個人就敢去奪縣衙,這種事兒年年有,雖然參與的也就百八十人,可天下稱不上是太平。兒子覺得現在最要緊的鎮壓民間的土匪和打擊這些蠱惑民眾的神婆神漢。”
這也是有的,康熙點頭“你說得也是一方面。其他人也說說吧,胤礽你也聽著,你看不到的你弟弟妹妹們看到了,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聽聽這些肺腑之言是好的。”
太子應了一聲。
此時走到橋邊了,康熙看到河西岸的月季花開得繁茂,立即說“走,坐那邊,咱們坐著說。”
太監們趕緊去搬桌子凳子,極快地布置好了,康熙先坐下,隨后圍著他大家按著年齡坐了下來。
康熙跟三阿哥說“胤祉,輪到你了。”
三阿哥說“將來如何,兒子這會思索了,覺得太子和大哥說得都對,兒子也是覺得長治久安養活百姓才是長遠要考慮的。若是說近憂,近憂就是官員冗余,衙門很多職能是重疊的,到了朝廷里面更是疊床架屋。官員多了先不說戶部要發多少俸祿,而是不作為,有好處都想搶,有黑鍋都不想背。”
康熙聽了這么多,問他“你也覺得該整頓吏治”這和太子的內容是一樣的。
“不不不,兒子不是說吏治如何,兒子是說盡管如此,各衙門疊床架屋都已經出現了,可是每次科舉還要考,說來說去,這些讀書人除了當官沒別的出路。若是不管,只會一直冗余下去,一直如此。沒有這些改變吏治永遠是糜爛的。”
讀書就是為了做官,做官就是為了撈錢,所以吏治永遠不會好。
三阿哥是提出了問題,卻沒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康熙點頭,最起碼老三是考慮了,盡管考慮得不全面。
康熙滿意地說“你們三哥說得不錯,可見平時是想過的。咱們父子之間沒什么不能說的,既然今日有空說這些,你們都把你們看到的最根本的問題拿來說,要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老四,該你了。”
四阿哥就準備著呢,輪到他了,他更不會藏著掖著。
“汗阿瑪,太子哥哥,各位兄弟,我覺得養育天下人口這根本不算個事兒,就如這次測量土地而言,土地有很多,產出的糧食也有很多,如果真的按勞分配百姓是不會餓肚子的。這糧食為什么沒進百姓的肚子里無非是釀酒,喂牲口,儲藏,還有一種,地主家的糧食就是爛了發芽了,也不會給百姓吃。
所以眼下也好,將來也罷,只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從上而下,各個王府人不多,但是占據的田地很多。再有那些大戶之家,人口也不多,占據的田地也有很多。土地在少數人的手里,大多數的人在做流民。讀一番史書,都能發現越是到各個朝代的后面,越是土地兼并高利貸橫行,百姓越是賣兒賣女,甚至發生易子而食的慘劇。
汗阿瑪不僅僅是咱們滿人蒙人的皇上,也是漢人、苗人、彝人的皇上,是天子,是天下人的皇上。不僅讓咱們滿人能吃飽飯,也要讓所有百姓吃上飯。所有的動亂,不滿,都是吃不飽飯引起的。所以錢糧之事才是大事,朝廷要做的就是盯緊了民間的錢財流向,如是購置土地,必要干預才行。”
康熙點頭“朕剛才說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老四這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不是泛泛而談,你們每個人手里都有土地,門下還有門人,門人也有土地,你們占據的土地多了,百姓占據的土地就少了。
朕記得當初大順的皇帝李自成攻打前明福王府的時候,這位三百斤重胖得走不動的福王,有百萬之巨的財富,江山搖搖欲墜,卻不愿意拿出一點來給守城的將士,最終人財兩失。你們別覺得江山是太子的,與你們無關,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江山在,你們才是貴人,江山不在,你們連普通人都不如。”
幾位皇子站起來領了訓斥。
輪到五阿哥了,五阿哥說“兒子要說的就是宗室的事兒。昔日祖宗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到今日,已經過去幾代人了,記錄覺羅氏的族譜都能用車拉了,只要是在冊的都是要去戶部領錢糧的,不只是百姓生齒日繁,宗室也是如此,八旗也是如此,前幾年不是查到有沒差事的八旗鬧事嗎兒子只是覺得這是個問題,早晚要處理,越早越好,拖地久了只怕是頑疾,不好處理或者是想處理就要傷筋動骨。只是兒子愚鈍,不知道該怎么辦。”
康熙點頭“八旗的事兒朕一直記著呢,因為你妹妹要帶人去青海駐防,所以這幾十年出生的多余人口被帶走了,其他的也被派往南疆駐防。目前而言,在京的八旗人口算是有富裕,卻不是個個都散漫沒差事的模樣。宗室的事兒朕記住了,這事兒早做才行,”康熙跟太子說“記住,日后爵位絕不可輕易許出去,朕打算考核宗室人口,騎射不過關的要除爵。”
太子不斷點頭,聽到這里他心里很著急,因為這幾個弟弟說的都不錯,大家都是被汗阿瑪突擊查功課,自己第一個說,卻顯得自己說的最流于表面,和弟弟們比是要被比下去了
這和小時候完全不一樣了他變得焦慮彷徨起來。
康熙已經在看六阿哥了“老六,輪到你了,你說。”
六阿哥笑了笑“兒子在工部,眾所知之,工部是個靠真本事的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