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康熙過壽那天,福全和常寧帶著老婆孩子來園子里祝壽,太子帶著皇子皇女們給康熙磕頭。再由太子的兒子帶著皇孫們祝壽,一群小不點奶呼呼的說著祝壽詞引得滿場都是笑聲。
四妃都有了孫子孫女,都是一副慈祥奶奶的模樣,對著對方的孫子商業互吹。海棠坐在德妃身邊聽了一會,榮妃夸弘暉聰明伶俐,德妃就夸榮妃孫子弘晴有福氣,惠妃夸秀寧姐妹長得好,德妃就夸大阿哥家的女孩們一身靈氣德妃向來是謹小慎微,不敢在人前太張揚高調。
看戲是在戲樓里,一樓是太后帶著女眷們,二樓是康熙帶著男人們。海棠本來在太后身邊坐著,打算和舒宜爾哈一起給太后翻譯的,畢竟唱詞是漢語,太后聽不懂。剛坐下就被拉到二樓坐在了皇子們中間,她要去蘇州的事兒傳開了,一群人特意拉她上樓問她去蘇州到底是干嗎的。
海棠聽到他們的問題,一邊嗑著瓜子看著康熙和福全常寧三人點戲,三人對著戲單子研究半天了,還沒決定看什么戲呢。一邊被問得多了就說“為的是踹匠停工的事兒,你們怎么就不信呢,踹匠在蘇州打砸,鬧得人心惶惶,汗阿瑪讓我去看看罷了。”
踹布是布坊生產中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是把棉布加工的更加光鮮亮麗。一般是踹匠交押金給包頭,這些包頭一般是布坊的老板,踹匠交完押金領一部分棉布回家,用石頭或者其他工具通過砸揉等手段把棉布加工之后再送回包頭這里,按照每匹計價,每月月底和包頭核算一次。
這次鬧事的原因是某個包頭不結算工錢,踹匠們去理論但是沒有拿到自己該得的那份錢。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大的原因是踹匠不受官府保護,因為官府認為這些人“皆系膂力兇悍之輩,俱非有家土著之民。”任何一個群體中都有善良人,也有惡人,踹匠中有部分人酗酒滋事,也會干些欺壓良善的事兒,但是因為出身踹匠,官府一以概之,認為踹匠這個群體是不安定的群體,經常打壓。
加上這個群體有自己的行會,選出來的會首很有斗爭精神,一旦覺得被欺負,第一反應就是帶人打砸,就比如這次,直接砸了不給結算的布坊,嚇得整個蘇州的包頭都躲了起來,后果就是所有人都領不到結算的工錢。
包頭這個群體也不是什么好人,在明晃晃地壓榨這些踹匠,所以這次的事說復雜很復雜,說不復雜也不復雜,但是江南踹匠和包頭之間的矛盾爆發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前面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從明朝開始到現在都沒有結束
,如果處理不好,將來還會有這種事兒。
保泰和海棠說這些事兒讓一個官員去就行了,何至于讓你去
想看則美寫的成為雍正妹妹之后第277章遇亮工嗎請記住域名
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殺雞焉用牛刀。一個地方官員就能處理的事兒,讓一個郡王去顯得過于奇怪了。
保按問“九姐姐,你不會是去核查當地的土地的吧”
這是極有可能的,因為北方的土地都查完了,以這些人對海棠和四阿哥的了解,這兄妹兩個都不會輕易罷手的。
滿都護擠過來,跟海棠擠眉弄眼地說“妹妹,你到底去干嘛的說說唄,這里都是兄弟,咱們都是至親,我們你還信不過嗎你說的消息我們是不會跟外人說的。”
“對對對”“就是就是。”
海棠才不告訴他們自己到底去干嘛,誰門下沒幾個門人,只要自己這邊松口,消息能立即傳到江南。就說“真沒事兒,是汗阿瑪心疼我,讓我去江南玩玩,羨慕吧你們羨慕不來的。”
保按說“不羨慕,姐姐你不說實話。”
“就是”
此時坐在正中的三個老兄弟終于選出要看的戲了,叫這些旁邊坐著的小輩“你們也都看看,看喜歡什么讓他們裝扮上一起唱了。”
大家一起推讓,最后太子被公推出來,點了一出麻姑獻壽討個吉利。
等下面女眷們選了之后,戲單子交給了太監,南府的樂師和戲子們開始準備,沒一會大幕拉開,各種樂器輪番響,裝扮好的戲子上臺。此時京城流行的還是昆戲,因為是在宮中演出,唱詞及其考究,樂隊很龐大,就是聽不懂也沒關系,看人聽音樂都很享受。
此時大家都在看戲,海棠覺得有些困,打了個哈欠想到外面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