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她們康熙忍不住嘆口氣,掐指一算連去世最晚的鈕祜祿貴妃都走了好幾年了,這宮里除了太后和太子妃,就沒個像樣的女主人,每次有事兒都沒挑頭的
盡管心里這么想,他是不會再冊立皇后了,這里面的原因很復雜,一方面是他懷疑自己克妻,一方面是太子大了,上面壓著個年輕的繼母不好。一方面也是懷念那些逝去的女人,她們各有各的故事,在他最年輕的時候和他糾纏過,現在他年紀大了,沒心思和女人們談情說愛了,最后的原因是妃子們都有得力的兒子,這時候沒女主人反而更好。
到了晚上,太子的院落里傳來消息,太子妃生了個女兒。
先聽到消息的是太子和太后,太子的臉色頓時變了。太后倒是很高興,說“格格好,格格是嬌客,孩子如何太子妃如何我進去看看。”
太后進了產房后全場都很安靜,因為太子的臉色不好看。太后出來后發現了,推了一把太子“去跟你媳婦說聲辛苦,孩子好著呢,生下來很康健,這都是你媳婦照顧的好,看完你媳婦和孩子再去給你汗阿瑪報喜。”
太子只好站起來在門外問了幾句太子妃和小嬰兒的事兒,隔著門草草地囑咐了太子妃幾句,轉身去跟康熙報喜去了。
康熙心里也覺得失望,面上不顯,看到太子悶悶不樂的模樣,就說“你別多想,當初你哥哥姐姐留不住,朕從你叔王家里抱了你大姐姐過來。自從你大姐姐來了咱們家,從你大哥開始,你們兄弟姐妹才算是站住了。由此可見女兒好,女兒能引得弟弟妹妹來,你們還年輕,不可氣餒,后年再讓朕抱孫子。”
太子在他跟前強顏歡笑,心里失望至極。
康熙看他難以展顏,就厚賞了太子妃,給了小嬰兒厚厚的見面禮,為了給太子妃母女撐起這個場面,特意請太后主持孩子的滿月禮,因為太后沒管過事兒,讓裕親王福晉和恭親王福晉來協助,又讓四妃從旁支持。
兩位親王福晉也是吉祥物,管事兒的還是四妃,康熙看了這個陣容還不滿意,讓各位皇子福晉出面迎來送往,務必給太子妃把場面撐起來。
康熙的要求是“場面一定要大,這孩子是太子妃所出,不能和她哥哥姐姐一樣草草了事,一應花費從朕的內帑出。”
當天晚上消息很快傳到了四妃這里,德妃剛去看過幾個皇女,回來就聽到這消息,一邊把頭上的發飾拿下來一
邊跟雙喜說“這就是嫡出格格的排場別的皇女郡主哪個有這排場,罷了,明日我就跟著去辦事兒,看看太后是怎么吩咐的,再看看兩位福晉是怎么想的,太子妃人不錯,也該給她們母女辦回事兒了。”
消息到了惠妃這里,惠妃聽說了心里不樂意去,因為是康熙親自下令,她也沒有理由推脫,想想自己有四個孫女,特別是大孫女是皇上的第一個孫女,都沒見皇上有什么表示,往日遇到這孩子也沒多親近。
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她自己都忍不住,更怕大阿哥心里有氣,所以沒說什么,只讓人盯著兒子,怕他嚷嚷起來惹得他老子不高興。
榮妃晚上還在禮佛,原因是孫兒弘晴又生病了,她已經夭折了四五個孫子了,弘晴是三福晉生的,和那幾個夭折的不一樣,弘晴經常在她身邊玩耍,養出感情來了,自然心疼惦記。
榮妃聽了這消息心里嘆口氣,她這會連羨慕嫉妒的心思都沒有,平靜地說“既然是太子妃母女大喜,皇上吩咐什么就是什么,明日本宮去太后跟前應卯。”隨后又開始給孫兒祈福,只求佛祖保佑弘晴,只要孩子好好的,這榮華富貴在她看來也不過是過眼云煙。
宜妃是四妃里面最年輕的,為人也有些蠢蠢的,大概是想得少,人就容易快樂,她和姐姐郭貴人日子過得很輕松。兒子有太后幫忙盯著,老九的前途她也不是很清楚,覺得皇上不反對就是支持的,不覺得行商賈之事有什么不妥。
因此她聽到消息就和姐姐八卦“聽說太子爺不高興。”
郭貴人就壓低聲音講“格格再好也是人家的人,除非是九格格那樣留在家里的,我瞧著不會有九格格這樣的了。”
宜妃說“九格格那樣的羨慕不來,格格好不好倒是兩說,現在是太子不喜歡咱們這位太子妃,就是生了個阿哥,也就是恩愛兩三天,過了這兩三天還是看太子妃不順眼。”
宜妃替太子妃不值,就說“多好的一個人啊,全家都喜歡她,怎么太子就那么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