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揮了揮手,讓其他官員下去,站起來和太子說“內務府的事兒到此為止,朕許諾你隨意動用內務府的錢物,這事乃是朕有錯在先,失了察查。”
太子剛想張嘴說話,康熙抬手阻止了他,就說“截留貢品的事兒,你回去查查吧。”
太子說了聲是,退出去了。
看這個兒子真不打算解釋幾句就這么離開了,康熙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這是什么這是闖了禍之后沒擔當。,還是篤定了不會治他的罪就一直就這么維護他
康熙心頭對太子能不能繼承江山產生了疑問。
太子目前所作所為已經不單單是能不能善待兄弟姐妹的問題了,現如今已經成了一個能不能做太子做皇帝的問題了。
康熙頭一次冒出要不換個太子試試
然而這問題剛冒出來之后,他立即否定了,廢立太子是動搖國本的大事,縱觀歷史,每次廢立太子都是血流成河,不得不慎重啊。
然而不廢太子,太子卻表現得這么拉胯,暴露出來的這么多缺點已經讓康熙忍
無可忍了,他在乾清宮轉來轉去,在心里不斷衡量廢太子的利弊。
最終想到了發妻赫舍里皇后,皇后拿命換了兒子一命,當娘的做的夠多的了,自己這做爹的怎么能輕言放棄呢。
他在不停地復盤太子這幾十年的成長軌跡,覺得最大的問題是自己對孩子太過疼愛了,覺得這孩子沒了額娘,就對他在物質方面有著極大的放縱,以至于他做出了挪用內務府庫銀的事情。
如今孩子也長大了,該讓他知道什么叫做君臣有別,縱然太子尊貴,哪里能越得過皇帝呢
讓他知道什么是敬畏,他才能兢兢業業
康熙忍不住想起九阿哥來,九阿哥以前也是個小混賬,小的時候辦過過很多混賬事,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就這么一路磕磕絆絆地長大,直到最近幾年出去了之后才顯得成熟穩重了起來,說話也有條理了,人也出息了。可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康熙又想到“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這樣的話,就忍不住反思自己,覺得自己不應該替太子把所有的事情都給解決完,就應該讓他吃點苦受點罪,不然不會成長。
他打定主意不管太子,不僅不幫他解決困難,而且要在其他方面對他更嚴厲。
因為教育兒子的事情使得康熙在不斷反思,連午飯都沒吃,直到下午去盤點庫房的三個兒子回來。
四阿哥年紀最大,他匯報了此次盤點“其他的東西沒查,就庫銀而言,少了一百八十萬兩。”
“多少”
“一百八十多萬。”
康熙眉頭緊皺,嘆口氣,對梁九功說“從朕的內帑拿出一百八十萬填補進庫房。”
梁九功應了一聲。
康熙問八阿哥“你弟弟妹妹的婚禮準備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