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生就是不圓滿的,所有的選擇都是每個人在當時這個時間節點上反復衡量精確計算后的最優選擇。
這也就是海棠理解的“個中滋味沒法說”。
她舉杯敬了康熙一杯,這話題就過去了。
康熙讓梁九功給海棠夾了一筷子魚,就說“明年在察哈爾設立羊毛工坊,造辦處說那個什么蒸汽機做出來了,朕讓你六哥組織人手,按照你的設想把蒸汽機和梳機湊在一起看看效果。”
海棠以為最需要動力的是織機,和水流結合后工坊內部反映織機挺好用的,不用人織布了,大家看著別出錯就行。最累最麻煩的是梳線的環節,常常因為趕不上織房的進度被所有人抱怨,大部分時間都是停了織機等著線用。
察哈爾的新工坊針對江南工坊出現的諸多問題加以改進,而且日后江南的工坊會在產品上更側重于棉麻絲綢,日后察哈爾主要生產羊毛呢絨。
說完這個事兒后,康熙說“你六姐姐前日
來跟朕說,說喀爾喀部牧民窮得多,想著讓他們在放牧的時候在河邊耕種。”
海棠問“草原上能耕種”
康熙嘆口氣“最近這些年因為雨水不均加上牛羊啃草根,草原不如以往那樣豐茂了,所以有些地方是可以耕種的。像青海那樣水草豐美的草場在草原上都是少見的。所以你六姐打算開墾田地,吸引蒙漢兩族去耕種,朕覺得妥當就答應了,回頭要是她那里缺什么,你有了就幫她一把。”
這是不需要康熙特意交代的,海棠一口答應下來。
海棠想到四公主,就跟康熙說“自從我六姐嫁到喀爾喀部,他們再沒鬧過了,以前喀爾喀幾部人口互相掠奪征戰,差點老死不相往來,要不是他們內訌噶爾丹也不會輕易就插手喀爾喀的事兒,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到我六姐的本事。”
康熙點點頭,對四公主行事非常滿意,他對這些女兒的要求,要么是能在草原上當家作主,要么是能籠絡住草原上的汗王,就目前來看,除了三公主,其他四個孩子辦得都挺好。他跟海棠說“這行四的孩子都靠譜,你四哥那人靠譜,四公主也靠譜。回頭你六姐走的時候朕要好好地賞她。”
把外面的事兒說完,就說到了海棠的婚事上,海棠是臘月初六成親,黃歷上顯示這一日諸事皆宜。
今日就是初一了,再有幾日就要辦事兒了。
太子成親的時候康熙覺得自己的人生大事兒只剩下一件,那就是送走太后。如今海棠成親,康熙自己說不清是什么滋味,不是像太子成親那會一樣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也不是像別孩子那樣覺得沒什么,海棠成親讓他覺得心情很復雜,但是細細品味,喜悅會更多一些。
就問海棠“你今天去看新房,哪里還缺什么”
海棠搖了搖頭“什么都不缺,五哥他們做得足夠好了,我這個新人反而只等著坐享其成就好。”
康熙聽到這句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你說的都是些孩子話,成婚這種大事兒,向來最閑的都是新人,最忙的是這些親人近人,將來你有孩子了,就能體會到這股子忙碌,現在好好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