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也聽明白了,就說“原來是十二歲啊看來朕記錯了。年紀越大越能感受到歲中間的區別,那真是一年不如一年,看到大舅舅,朕就盼著他多保養,長壽一些。說起長壽,朕在養生上面略有心得,少思少慮才是長壽的秘訣,一動不如一靜,你以為呢”
這是嫌棄佟國維最近跳得高了,佟國維聯想到剛才那一番“忠狗論”,知道康熙不高興的地方在哪兒,趕緊說“您說得對,正是如此,奴才也盼著長壽多享富貴,多伴著您,回去后就閉門謝客潛心研究養生。”
康熙看他懂了也就沒再咄咄逼人讓他辭職滾蛋,畢竟是親舅舅,還是老丈人,康熙也把這事翻篇了。
這時候海棠從外面急匆匆地進來,進門就喊“汗阿瑪,大喜事啊”
康熙問“什么喜事”
“這次您可真的要獎勵十一弟了,他讓人弄出一個大鐵牛。”
“什么”
連佟國維都很疑惑。
“看我沒說明白,就是把鐵犁裝在蒸汽機上,用這玩意犁地,可快了,要不在御田里試試”
康熙感興趣地問“在外面”
“在。”
康熙趕緊站起來,一群人出來看。
康熙的御田里面種了很多東西,自然不讓犁開,就把這鐵牛弄到了湖邊的堤壩上,讓在堤壩上開溝犁田。
弄了些劈柴放進去點燃,兩個人操作,一個負責方向,一個負責壓著鐵犁,在大家的見證下,一條兩尺深的溝被挖開,有大臣跳進去用手掌測量深度。隨后機器返回,泥土隨著鐵犁翻出地面堆在剛才的溝里。此時大家都忍不住點頭,這比耕牛快多了。
有人說“換人不換犁,一天能耕幾百畝。”
“幾百畝是少的,少說一兩千畝。”
海棠想起當初弘陽和人吹牛說的夜耕三千畝似乎也有實現的一天。
康熙問十一“此物造價如何百姓們用得起嗎”
十一回答“有的人用得起,這鍋爐小,而且燒木頭就行,弄點秸稈什么的也可以,就是用的
時候別走火了就行。要是家里只有畝地的,是不會買的,這玩意”
康熙沒聽下去,直接說這東西如何用眾大臣與朕回去再議吧,今兒看看這機器好不好用。可惜就是出得晚了,再早兩個月還能趕上春耕。”
海棠小聲說“這東西不適合江南水鄉,要是火滅了,半天動不了,這方面要改進。還有就是,這玩意要多造幾臺送到皇莊去多使用,看看使用過程中有什么毛病,等把這一切毛病克服了,改進了,再投入民間使用。要不然這東西昂貴毛病多,一旦讓百姓覺得這玩意不好用,就是日后再好的東西百姓也不信了,不好推廣。”
“嗯,言之有理。”
十一的眼神瞥了一下康熙的后腦勺,忍不住翻了白眼,這玩意又要給老爺子在史書上記一筆了,看把老爺子高興的。
盡管十一肚子里一肚子的小話,康熙還是很大度地給十一賞了一堆東西,還想把十一樹立成一個典型,給他升了爵位,由貝子升為了貝勒,這是告誡兒子們好好干活有獎勵別天天整那些亂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