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隨著他的年齡增加,孩子們都不聽話了。他極力想保持著對子女的威懾,但是總要那么幾個膽大包天
的人忤逆他。家里如此,朝中也是如此。就拿這次的科場舞弊案來說,已經漸漸地超過他的掌控了。
這案子牽扯到的官員太多了,官官相隱,富商之子買題,噶禮在此次科舉中撈了三十多萬兩的銀子。
康熙在巡視的時候還在想,科舉乃是掄才大典,用到現在舞弊案頻頻出現,是不是真的如海棠說的那樣,走到了盡頭。該不該廢除科舉,選用其他辦法挑選官吏
他不是不知道科學的妙處,也不是沒看到八旗子弟學科學之后在各衙門的表現,他只是因為老了,想求身后名,不想輕易廢除使用千年的科舉制。
康熙自己不想辦的事兒,想交給后來人辦,就把隨同巡視的幾個兒子叫了過來,問道“江南科舉舞弊的事兒過去兩個月了,你們怎么看”
太子不在,三阿哥打頭,說了一通加強吏治的話,大家都看八阿哥,八阿哥心想這些官員為什么膽子大不都是汗阿瑪慣出來的嗎那噶禮就因為在山西沒人能動他,在江南也沒人能動他,因此才肆無忌憚
八阿哥出面保證加強吏治,其他幾位皇子都覺得只要抓住絕不姑息。其中態度最嚴厲的是四阿哥,恨不得把貪婪的監考官給挫骨揚灰了,甚至想把他全家都給砍了
康熙嘆口氣,說道aaadquo你們妹妹早十幾年前就說科舉不行了,該改改了。你們覺得呢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六阿哥小心地問“怎么改一年考一次還是五年考一次”
“不是”康熙搖頭“你們妹妹說,不如廢除科舉,改成如今八旗這樣的選拔方式,讓孩子們從小學習數算,格物這些,三年考核期滿才能授予官職。”
一時間很多人反對。
四阿哥皺眉“這也不算錯,科舉并非一開始都有的,隋唐才開了科舉先河,漢代舉孝廉,后來是九品中正制,科舉取士是在日后了。只是貿然換了只怕不行,一來沒那么多師傅,二來沒那么多經典可供學生們讀,三來就怕江南不穩啊江南多少大戶人家從小養子弟,讓他們讀書背書,為的就是養個官兒出來,改得太快要出事兒。”
三阿哥看著他“老四,別妹妹說什么你都聽”
四阿哥說“妹妹說得有道理我才聽,這是有道理的。”
“這沒道理怎么能不學圣人言呢”
“沒說不學,少學了而已。”
“經典微言大義,少學了怎么能知道其中三味”
康熙看他們爭吵忍不住皺眉,八阿哥出面說“少說幾句,聽汗阿瑪的”
康熙沒說話,六阿哥出了個主意“汗阿瑪,不如一車兩輪,兩種辦法都行,到時候朝廷抬舉新學出身的官員,慢慢地就沒有人去讀四書五經了。只是這事兒見效慢,十年都未必能成事兒啊需要溫水煮青蛙。”
七阿哥說“這主意好反正朝廷里面也不都是讀書人。”
康熙心里認可了六阿哥的辦法,就說“嗯,回去老六寫個折子來。”
六阿哥應了一聲,其他人都互相看了看,都沒說什么。
康熙看了看四阿哥和六阿哥,說了句“走吧,該回去了。”
老四,老六,老三,老八,加上太子,這五個都是好孩子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