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善說“他們打算請您在皇上跟前說說話,山東也想修鐵路。”
海棠嘆口氣“不是說鐵路不好,一口氣吃不了一個胖子要先等著山西的鐵路跑起來了再說要等弊端顯露出來了才好修第二條鐵路,這些人怎么就這么著急呢。”
花善跟著說“這是政績啊您想啊,到時候山東的府志會把這事兒濃墨重彩地記錄下來,成不了天下第一路也能有一個山東第一路的名號啊”
海棠冷哼,弘暉問“想修路簡單,錢從哪兒來”
花善說“他們說了,是山東的大戶人家捐款。”
海棠不是不信,畢竟大戶人家也有善良的,更有那半夜雞叫的,但是山東的官員是不是把修路想得太簡單了
她帶著弘暉和董姑娘回到了漕運衙門,山東的官員都來了,一番請安問禮畢說起修路的事兒,海棠說“這條路是要修的,但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修的,雖然豫魯大地是平原,然而也是每一節路都要細細勘察。京城各部官員的意思都是山西這條路修好了再修別的,好不好的要看山西這條路跑起來怎么樣。”
山東的官員不斷點頭稱是,然而轉頭開始找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弘暉他們說情。
海棠懶得管那么多,一直盯著港口的事兒,也不去管地方官府。
在此期間瑩瑩跑去學閩南語,然而小姑娘分不清楚閩南語和客家話的區別,因此她把兩者都學了,和人說話的時候出現了你聽不懂我說什么,我也聽不到你說什么。好在最后都比畫著理解了對方的意思。
小姑娘自己還為自己這種行為找補“十里不同俗,他們說了,隔著一座大山口音就能不一樣,我各種都學一點,將來肯定能融會貫通的。”
海棠鼓勵她“那你加油,京城里面還有很多外地人,你回頭能學的方言可多了。”
“嗯”小姑娘充滿了斗志
在膠澳港口住了一個月后海棠帶著人啟程回京,這時候時間已經進入了四月底,十一阿哥的生日是五月初七,海棠趕在
十一阿哥過生日前回去,就催著船隊快點。好在這是蒸汽機船,比用風帆的船快得多,終于在初七前趕回京城。
海棠回去后先去拜見康熙,把在山東的事兒事無巨細地跟他報告了一番。康熙就說“朕知道了,這兩日你先休息一下,陪陪太后和你額娘,過幾日再來給朕分憂。”
海棠應了一聲,陪著康熙說閑話,說了一會外面通報說三阿哥求見。
康熙說“前幾日朕讓你三哥去修繕太廟天壇等地,他這會來該是修好了。”遂準許三阿哥覲見。
三阿哥來了之后確實是匯報把天壇和太廟修好了,順便請康熙去他的園子里游玩。
康熙不是沒去過三阿哥的園子,對里面挺熟悉的,然而老三再三邀請,康熙就說“嗯,初九朕沒大事要辦,就去坐坐吧。”
三阿哥十分高興,對海棠也邀請起來“妹妹也一同去吧,帶著外甥女一起到哥哥家坐會,你每次會來都是來去匆匆,正經沒在哥哥家吃過飯呢。”
他都這么說了,海棠笑著看康熙說“兒臣就跟著您一起去”
康熙點點頭“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