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面積的兩個人從地里面出來,繩子用尺子測量好,喊著“這誰家的地”
一個男人說“我家的,我叫李老二。”
其中一個測量面積的人說“李老二,你家一畝二分二厘。”
這個李老二立即罵他鄰居多占了他幾厘地,他這塊地是標準的一畝二分地罵罵咧咧的聲音招來了鄰居不滿,在鄰居懷疑是不是錯了的時候幾個不嫌事兒大的村民跟著把下一塊地一起量了,結果證明就是李老二的鄰居多占了,瞬間一群等著收麥子的人開始對李老二的鄰居口頭討伐。
這里的熱鬧康熙不瞧,他對鐵牛這種賠錢經營的模式很感興趣。此時李老二顧不得那么多了,因為該收他家的莊稼了,慌忙把錢算好給了他們,把準備好的木柴趕緊遞過去,他家的孩子提了水桶過來,操作機器的人直接在地頭上把水桶里的水補充進去。
康熙推開人往前湊,被很多人指責“你哪村的不興高價挖人”“圍這么緊干什么這東西這么熱,想故意燙著了訛錢”
連操作機器的人都覺得他礙手礙腳,說道“您老人家往邊上站,別蹭著你了。”
海棠拉著他,機器重新下地,鋸齒一樣的齒輪過去后麥子倒了一大片,剛收過的麥田已經有人開始綁麥子裝車了。海棠跟康熙說“阿瑪,那邊樹下蹲的有老頭,您和人家聊聊啊”
康熙對自己種田的本事很自信,對自己的統治也很自信,就說“沒什么可聊的,難道朕要聽他們吹噓這機器為什么好用再聽幾句天恩浩蕩的空話朕要看的不是一家一戶的收成,是整個京畿,再大一點是整個天下的收成。今兒在這里看看,明兒咱們去密云。”
此時河南的搶收已經接近尾聲,鐵牛開始向北轉移,路上有人駕車帶著鐵牛趕路,也有一些村民攔路,這些鐵牛就會就地收割。
四阿哥坐在一堆木頭上看到了這一切,他旁邊蹲著二哈,天氣太熱,二哈的舌頭吐了很長。四阿哥對眼前的事情很欣慰,這錢沒白花,他期盼著百姓能用到這么好的東西,也確實用到了,而且這模式越來越成熟,四阿哥只覺得心里充盈著滿足,整個人很快樂。
他把手放在二哈的腦袋上擼了幾下,說“這里是不是比京城好在京城你把家具
都給啃了,在這里你可沒啃這些木料啊”
二哈的眼神瞥他一眼,這時候蘇培盛端著盆提著食盒來到了木料堆下面,跟四阿哥說“爺,用膳了。”
四阿哥從木料堆上下來,蘇培盛說“今兒是面條。”
他把盆放下,盆里是二哈的午飯,和人一樣吃的也是面條,二哈埋頭進去吃了幾口發現還是清淡沒油星的東西。再看看四阿哥,四阿哥已經洗臉洗手完畢,打開了食盒。
盒子里是一大碗面條,因為河南人吃面酷愛放荊芥,上面還蓋了一層綠油油的荊芥。二哈擠開四阿哥對著面條碗看了一會兒,鼻子抽動了好幾下,失望地回去接著吃面條。
如果說在工地上和民夫同吃共住的四阿哥有什么例外的話,他用了一雙銀筷子據說銀筷子能驗毒。
四阿哥剛把碗端起來,旁邊的蘇培盛給四阿哥扒好了一瓣蒜,說了句“爺,這個給您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