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新年到了,新的一年在別人看來是萬象更新,在康熙看來又老了一歲。
在過完上元節,康熙就打算去巡視京畿。
康熙的身體時好時壞,因此隨同的人選就很重要,現在要考慮他萬一在途中發生意外,在他身邊接收遺言的人很重要。
康熙的侍衛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里,別人無法插手,各路人馬只能在隨從人員上面下功夫。康熙帶著十六和十七出門,弘皙主動提出要跟著侍奉,康熙同意了,八阿哥也想跟著,但是康熙沒帶他,也沒帶十四阿哥,就領著小兒子大孫子一起出門。
海棠照樣留下處理大小事情,把處理結果送給康熙知道,他點頭之后才能發布出去。
康熙開始巡視京城的農田,今年灌溉用上了抽水機,這抽水機是水車的變異版,地面上的蒸汽機做動力,然后架著一根圓木,把水桶放進去用特殊的繩節綁好繞在圓木上,一旦啟動機器帶動圓木,一只只水桶就開始從下面提水出來,出井口后傾倒在淺淺的溝子里再落到水里打水,這么周而復始居然能讓水不間斷地提上來,因為速度夠快,整個水溝和溪水一樣綿延不絕滋潤著周圍的土地。
這樣的好處是做出來的那一批鐵牛除了可以犁地之外還可以帶動水桶澆地,水桶就好說了,各家各戶把自己家用的水桶拿來,讓成本壓縮,能迅速推廣還能節省開支,避免百姓擔水澆地這樣耗時耗力還不能挽救莊稼陷入干旱的舉動。壞處就是每當澆地的時候,地下水的水平面在灌溉時節會大規模下降,因為北方灌溉都是分階段的,就拿小麥來說,分別是生長期、抽穗期、灌漿期。
在整個北方都在灌溉的時候,過上三四天就要讓機器休息一天進行檢修,再把更多的桶子拿來,要不然打不上水。
因為這個發明,海棠特意請示康熙重賞賜了大師傅,同時厚賞了協助的人。
康熙被扶著從車上下來,站在地頭看著井水流入農田,有百姓站在田里跟著水位走,等到水走到頭了大聲吆喝著讓家人把自家地頭的入水口用泥土堵上。
康熙看了就跟是十六和十七說“今年是個豐收年啊”
只要不旱不澇就是豐年,縱然如此,一般人家也只能收二三百斤的糧食,最好的良田才能收三四百斤,人口滋生、田地里的糧食卻不多,養活這龐大的人口輸入糧食是必須的。
因此康熙堅定了去膠澳港口看鐵甲艦的想法,沒有外來的糧食就養不活這么多的人口。
康熙上車后隊伍再次動起來,等康熙把大部分地方看完就是二月份了。
萬物萌發的二月,康熙的身體變得輕快起來,他又恢復到往日的生活狀態里,堅持養生和鍛煉身體,然而太后的身體則開始變差了。
太后病倒,太醫診治后跟康熙等人說“太后這是上了年紀,這是老,并非病。”
這話大家都聽明白了。
海棠除了每日忙前朝的事之外就是來照顧太后,太后的抵抗力下降,氣溫變化影
響到她,吸了幾口涼氣就開始咳嗽發展到風寒,等風寒好了,又有了其他的毛病,一個小病在她身上造成的影響比大病都嚴重。
加上康熙收到消息,草原上同樣也是人口滋生,有不少貧困的牧民沒牛羊,加上四公主在草原上開荒交給蒙古人種田大獲成功,康熙打算在二三月份坐著火車去山西,出殺虎代土默特部調撥人手去草原上教給蒙古人種田。同時讓朝廷發農具給蒙古人,教會他們耕種和捕魚。除了這件事,他要去一趟五臺山為太后祈福。
很快整個鐵路衙門開始準備,務必讓康熙平安到達山西,沿途所有護路的民夫都被催著檢查鐵路。
造辦處給康熙造的火車車廂也正好派上了用場,一排車廂外面用黑色油漆刷了年號“康熙”,里面裝飾豪奢,就是一座小型的移動行宮。
康熙這次帶的人多,畢竟是給家里老太后祈福,能帶的兒子都帶上了,各家年紀大一點的孫子也帶上了,弘陽和弘皙就和康熙在同一節車廂里。
給各位皇子分配車廂的時候,年紀大一點的阿哥們擠在一起,年紀小的又是另外一節車廂。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等人都住在一起。
大家一看這個住宿環境和同行的兄弟都心里叫苦,四阿哥看了八阿哥犯惡心,三阿哥看這住宿環境瞬間把臉拉長,七阿哥盼著這幾個各個弟弟別在車上干架,六阿哥在思索要是打起來自家是兩個能不能干過對方一個心底都在盤算,面上卻顯得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