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好,太后的情況好了些,沒那些大病小病了,但是人迅速瘦了下去,以前一個白胖的老太太變得干瘦起來,臉上的皺紋一天比一天深。
康熙說“您放心,天熱身體就會好起來的。”
太后說“我也是這么想的。”
然而太后瘦得太快,康熙就覺得不正常,問了太醫,太醫的意思是快了今年,遲了年,不會比年更長了。
這消息壓在康熙的心頭,也壓在海棠的心頭,同時五阿哥十一阿哥和舒宜爾哈心里涌上一層傷悲。知道這一天會來臨,但是真的要來臨了,心里的傷悲恐懼真的止不住。
在海棠拉著十一陪著康熙去山東的時候,都還沉浸在傷悲中。
海棠著急請康熙回來就是為了趕鐵甲艦離開船塢進入大海這一天。
禮部和欽天監算了吉日,要是錯過了就要等下半年,海棠雖然覺得這是種封建迷信,但是鐵甲艦值得這個排面
康熙的座船進入膠澳的軍港,第二日大家一起去看鐵甲艦,這次隨行的官員很多,像是佟國維馬齊這樣的官員來了,鄂倫岱這種統領也來了,其他各部官員和各衙門的小吏尾隨著康熙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造船廠。
船塢里面已經灌滿了水,鐵甲艦已經漂浮起來,只要外面的阻擋物拆掉,它就能直接駛入大海。
康熙站在小船上看著其中的一艘鐵甲艦,果然比想象得更大更壯觀。
隨后上了船,上面的炮管并列指向前方,走在甲板上,康熙跟身后的眾大臣說“國之利器,出鞘必要見血,明日朕能看到火器之威嗎”
就有港口官員說“之前俘獲的敵艦明日拉到海面上打靶。”
康熙滿意地點頭。
第二日隨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兩艘鐵甲艦從船塢來到了海面上。
一群大臣們稱贊“遠遠看,甚是威武。”
兩艘靶船出現在海面上,隨著旗語傳遞信息,港口的一個軍官跑來請示“可否開炮”
康熙點頭“可”
旗幟翻飛,最近的一艘鐵甲艦開火,一聲巨響后靶船下沉。第二艘開火,同樣擊中了靶船。
滿場都是萬歲的呼喊聲,康熙在高興之余給這兩艘鐵甲艦起了兩個名字“應龍”“燭龍”。應龍要交付給福建港,福建港來人了,高興得嘴都合不住,現在就想把鐵甲艦帶走。
在這兩艘鐵甲艦離開后,船塢里面開始排水,新的龍骨已經送來,就等著船塢處理干凈鋪設龍骨。
看著游弋在港口的鐵甲艦,康熙心里感慨萬千。千萬里江山,幾萬萬臣民,他越發留戀,此時比任何一刻都盼著自己千秋萬代地活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