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康熙慈愛地笑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朕讓人送你去,讓你祖母給你收拾衣服,你路上要乖,要聽侍衛的話。”
“嗯”
六阿哥和扎拉豐阿知道后都后悔把孩子送老爺子跟前開導了,老爺子這是縱容孫子啊
護送弘陽去見四阿哥的侍衛是曹寅的侄兒曹順,同行的官員是年羹堯。年羹堯是去四川赴任,路上遇到了弘陽,想到當初他去江南尋找父親就搭乘了海棠的大船,看到弘陽還是個孩子模樣,而且跟著的侍衛們年齡都不大,特別是曹順,一副沒心沒肺不操心的模樣,就想著和弘陽一起走,算是還了當初的人情。
年羹堯是科舉出身,文武雙全,他懂得很多,更有到番邦宣旨的經歷,加上他還是曾經的侍讀學士,甚至在路上還充當了弘陽的臨時先生,給他講了幾篇文章。
以年羹堯的恃才傲物和桀驁不馴,這么溫和地對待弘陽全是看在海棠沒做出過什么讓人下眼看的事兒上,而且年家也受過海棠的恩惠,加上弘陽彬彬有禮,并不以身份地位擺出驕傲姿態,所以年羹堯對他有幾分愛護。
一行人經過十多天的相處到達了河南府,年羹堯也見到了四阿哥。并不是他要巴結雍親王,是要把弘陽送到他舅舅身邊才算是把這件事辦完。
相見時候的雍親王在工地上看著修路,渾身凍得哆嗦,露在空氣里的手凍得青紫,北風呼嘯著,說話都是靠吼。
看到年羹堯把外甥送來,四阿哥就招待了他一頓飯,兩人聊了幾句,四阿哥對年羹堯一直印象很好,因為年羹堯很傲氣,四阿哥覺得傲氣的人不屑于同流合污。
但是年羹堯對四阿哥的印象就不好,覺得這人毛病多腦子軸,就是投了一個好胎。剛才見面的時候年羹堯忍了忍才沒出言擠兌四阿哥“冷啊冷怎么不干活兒啊干起活來就不冷了”擺親王架子活該你冷
好在兩人就相處了一頓飯,年羹堯吃完就走了。但是年羹堯走了之后弘陽就開始跟舅舅夸年羹堯,他跟在四阿哥身后,一邊巡視工地一邊說著來時候的事兒。
年羹堯是有才華的,而且他父親年遐齡早年就看到過丁稅帶來的危害,其實在湖北的時候就有過攤丁入畝的建議,后來因為這個建議觸動太多人的利益被排擠,這種提議也沒被采納。加上年希堯是個文藝青年,品位不俗,當督陶官的時候就有很多精品送給海棠,海棠轉送給四阿哥,四阿哥很滿意,因此對年家就有了一層濾鏡,以為年羹堯除了張揚和恃才傲
物之外和父兄都是一路人。
加上此時身后跟著的小尾巴把年羹堯夸了又夸,讓四阿哥生出招攬的心思。
則美提醒您成為雍正妹妹之后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想招攬年羹堯不在這一時半刻,他帶著裹得跟熊一樣走路都帶著笨拙的弘陽在工地上到處走,弘陽問什么他答什么,甥舅兩個相處得很愉快。
四阿哥不僅有著這時候長兄的毛病,也有著封建大家長的毛病。就跟當年的佟國綱一樣,覺得侄兒都是好孩子,把侄兒和兒子們一樣看待。四阿哥也把侄兒外甥和兒子們一樣看待。康熙早年也是如此,到現在保泰他們還跟著皇子們喊康熙“汗阿瑪”封建大家長得管得多管得嚴,希望所有人都聽他的,反過來他也真的是對這些人好。
四阿哥對弘陽的要求和弘暉是一樣的,催著他讀書,帶著他起居,照顧他生活。甚至因為弘陽千里迢迢過來陪著,他覺得弘陽比弘時這幾個小子都要貼心。因此恨不得時時刻刻帶著弘陽,走到哪兒都要讓弘陽在自己的視線里,去茅房了也要讓弘陽時不時地吱一聲表示他還在沒出事沒被人家偷走擄走。
因此他對弘陽傾心教養,把自己對貪官的那股子憤恨也要傳輸給弘陽。因為工地上大家都在聊貪官的事兒,上一批修路的貪官已經被處置的,輕的被革職追討贓錢,嚴重的已經全家發配寧古塔,這種天氣去寧古塔和送死也沒什么區別。這次一共查抄出了一百三十萬兩銀子,土地和房產家具都已經入官,至于一些收藏的字畫古董什么,除非是極其有名的,要不然最后都是無緣無故地消失了。
抄出來的銀子一半用在了這次修路上,民夫棉衣棉被的錢就是這么來的。所以民夫們都議論,四阿哥也拿來給弘陽舉例子。
無論是四阿哥和弘陽,都覺得在工地的日子很歡樂,但是歡樂的日子總是很短暫,一轉眼到了臘月,要放假了。在放假的那天四阿哥是不想走的,他想在工地上過年,也想要讓這些民夫留下一起加班。
然而民夫們干了一年,都準備穿著棉衣扛著新棉被新褥子懷揣著工錢和賞銀回家去。整個工地上人聲鼎沸,個個喜氣洋洋,走到人群里能聽到今年過年多買一刀肉的話語,特別是說起往年冬天出去討飯的經歷更顯得日子有盼頭。